赵县永通桥

赵县永通桥

赵县永通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俗称小石桥,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公元765—766年)。永通桥为单孔敞肩拱石桥,结构和风格与安济桥十分相似,规模小于安济桥,长32米,高6.34米,桥面宽6.3米,由20道拱券砌筑而成,跨度26米。桥栏板雕刻两端一为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驼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刻有优美浮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西端券面雕鱼,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有“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之说。石桥的雕刻手法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桥面栏板雕刻有人物故事、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图案,刻工精细,人物神态栩栩如生,禽兽若飞若动,巧夺天工。桥面望柱有四种雕刻形式,即狮子望柱、双宝珠望柱、单宝珠望柱和莲花盆望柱。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莲花盆望柱,柱头雕有方形莲花盆,盆的平面上浮雕着“牡丹花枝”“鲤鱼戏水”“小猫戏绣球”等图案,这种望柱在我国桥梁建筑中实属一奇。

桥面弧度很小,近于水平,便于车辆通行。在桥的拱肩大拱上同样伏设四个小拱,小拱与大拱幅度之比大于安济桥,这是匠师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运用。

相传永通桥为鲁班妹鲁姜所修,兄妹争胜,限一夜完工。妹之技艺不如兄,遂小桥处处仿照大桥而建,天将曙,工犹未竣,幸有神过境,暗中相助,妹竟胜兄,小桥较大桥更为精美。该石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