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天宫寺塔

丰润天宫寺塔

天宫寺塔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始称“南塔院”,始建于辽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寿昌三年(公元1097年)称“极乐院”,乾统五年(公元1105年)改为“天宫寺”,金天会五年(公元1128年)八月敕加大天宫寺,现寺院已毁,仅存一塔,塔位于寺址西北角高台上,占地50.9平方米,高24.2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身下施须弥座及仰莲,塔身南、东、西、北四面设假门,八个角布置有砖雕盘龙倚柱,檐下施有五铺作砖雕斗拱,檐部作出椽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塔刹震毁,塔身出现数道裂缝,基座损坏严重。1986—1989年进行了修复,维修过程中,在塔的七层和十一层两个塔心室中发现一批珍贵文物,包括辽代木板刻印经书数卷,鎏金铜佛5件,一尊文殊普贤石像及大量陶器、瓷器等。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6件,三级文物33件,为研究辽史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该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基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每面砌有壶门两个,束腰上部为平座斗拱承托着几何、花草图案的栏杆、栏板,最上面是三层砖雕仰莲包围着一层塔身,一层塔身最高大,南、东、西、北四面设有假门,其余四面平素,八个转角处为砖雕盘龙倚柱,普柏枋之上为仿木五铺作砖雕斗拱,转角的斜拱与应县木塔转角斗拱相似。塔刹也是用砖叠涩而成。 宝顶为红铜渗金,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