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点妆妆形设计效果图

项目一 点妆妆形设计效果图

项目导读

彩绘创意化妆设计中涉及各种类型的题材,其中点的应用居多。当我们深入了解点的内涵、挖掘它的意义时会发现,看似微小而单纯的点,组合运用好会产生很多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妆面效果。因此,本项目要求学习理解点的概念,掌握点的应用条件,构思绘制完成效果图。

工作目标

(1)能够叙述点妆妆形中不同形状的点运用于妆面设计的效果。

(2)能够在妆面中学会点的组合、排列及用色的方法。

(3)能够掌握妆面色彩的着色技法。

(4)能够运用点衬托、点缀、装饰妆面。

(5)能够设计构思完成点妆妆形,并绘制出点妆效果图。

一、知识准备

(一)点妆妆形的概念

点妆是在妆面中应用不同形状的点,它是通过在眼部及面部完成点缀、装饰的化妆设计手段。这种妆形没有固定模式,是设计者以自己对点的理解和灵感创作而成,是从设计构思、绘制效果图到完成化妆操作的全过程。

(二)点在妆面设计中的作用

点本身具有活跃、跳动的性格,在艺术设计中它可以单独造型,也可以作为装饰、点缀。在彩绘创意化妆中,点的应用能够丰富妆形效果,使妆面更具活泼、生动感。

(三)点在妆面中的应用

首先是学习理解点的各种表现方式所产生的美感。其次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构思,以眼部位置为中心,围绕眼形进行点的排列与布局,也可以在额头或脸颊上点缀、布局、组合图形。

1.点的表现方式:单点、集合点

(1)单点:能够独立明显存在视觉形象的点。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由变化的。在设计中运用最多的是圆点,可以静中求动,起到适当补充、点缀妆面的作用。

(2)集合点:用多种点的组合方式排列起来的效果。点的大小要适合面部空间。可以运用大小不同的点进行组合排列。排列过多过大的点则会成为面的效果。

2.点的排列方法(如图2-1-1~图2-1-4所示)

渐变式排列:多个点排成一条线——直线、弧线或斜线。

图2-1-1 渐变式排列

节奏式排列:大小不同的点可排列成有节奏感的——线、弧线或斜线。

图2-1-2 节奏式排列

散落自由式组合:散落后自然形成有疏有密的点的排列效果。点的密集处有重叠,可以有大小不同的点,能体现出疏密自然的画面效果。

图2-1-3 散落自由式结合

放射点:按大小渐变顺序,向四周放射形排列组成点的图形。

图2-1-4 放射点

(四)绘制点妆设计效果图用具

事先画出面部图稿,复印多份待用。简单的点组合的图形资料(或制作一些形状点的模板)、彩色铅笔、橡皮、转笔刀。(如图2-1-5所示)

图2-1-5 绘制点妆设计效果图用具

(五)点妆妆形的配色知识

点的应用一般在妆面中起到装饰、点缀作用。因此,在妆面中点过多时,用色不宜过于抢眼,对小面积点的色彩可以突出、鲜亮一些。但要控制好妆面的色调,理解妆面主体色的作用。

1.妆面设计的色调

在妆面色彩搭配中,要处理好色彩的主次关系。通常采用的是以一个基本色为主调的原则,把其余多种色彩统一在一个整体色调内。

色调有多种:冷色调、暖色调、灰色调、黄色调、紫色调、亮色调、暗色调等。色调要依妆面的主题风格来确定。如喜庆、热烈的效果常常选用暖色调;平静、肃穆的场面常常选用冷色调;表达甜美、典雅的风格,一般采用中性明度的色调,如橙色、淡绿色、淡黄色等;表达欢乐、活泼、明快的主题,往往选用亮色调;表达含蓄、深沉的题材,则采用暗色调。下面红色调与紫色调所产生的妆面气氛就不同。(如图2-1-6所示)

图2-1-6 妆面设计的色调

2.妆面色彩的分配与定位

妆面色彩的选色与配色,是根据妆面的色调来确定它的选色范围和种类。妆面一般不超过三种色相。妆面色彩应用过多,会感觉杂乱。在确定用色种类后,合理分配色彩的层次和比例,并要考虑妆面色彩与服装、服饰的呼应与协调。

(1)主体色,即主体形象色,在一组色彩中,位置处于最明显、面积较大、有影响力、能够在画面中直接表达主题作用的颜色是主体色。(如图2-1-7所示)

主体色的作用:能使画面以实胜虚,以前压后,因明度高而突出,因纯度强而明显。

主体色的应用:一般在妆面的粉底色多为主体色,用面积大小确定主体色(一般占妆面面积的1/2左右)。主体色一般为一个色或两个相邻色形成的调子。

图2-1-7 主体色

(2)陪衬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过渡色,是协调主宾关系的色彩。(如图2-1-8所示)

陪衬色的作用:烘托主体,丰富层次,起衬托和陪衬的作用。

陪衬色的应用:调节妆形色彩的过渡和间隔。用于加强妆面造型结构、色彩层次感与对比度。妆面中的陪衬色,可以是一个色,也可以是两个色,最多为三个色。

图2-1-8 陪衬色

(3)点缀色在画面中属于少而精的色彩,通常配以纯度较高、明度较高、醒目的色彩。是彩绘化妆中的精彩部位和协调的亮点。(如图2-1-9所示)

点缀色的作用:调节色彩活力,在妆色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缀色的应用:在一般妆面中是可有可无的色彩,妆面需要点缀时,就可用鲜明的色彩或突出的色彩点缀妆面。

图2-1-9 点缀色

在理解妆面色彩应用的方法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按照色彩运用的规律,选择搭配色彩。

(六)点妆妆形的基本要求

要想完成一幅主题鲜明、形象活泼的妆形设计作品,需要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在设计中完成点的形状、排列、布局,并能衬托出妆面、眼形、眉形的美感。

(2)妆面中点的组合要疏密得当、松紧适宜、排列舒展、位置合适。

(3)妆面色彩有主有次,色调统一。

(4)点的表现自然、精致,着色均匀。

(5)根据构思要求完成妆面设计作品的效果图。

二、工作过程

(一)工作标准(如表2-1-1所示)

表2-1-1 工作标准

(二)关键技能

1.点的着色方法(如图2-1-10~图2-1-12所示)

(1)平涂表现法。

用勾线笔将点的轮廓勾画完成,再将空白内填满色。

图2-1-10 平涂表现法

(2)晕染表现法。

①用勾线笔将点的轮廓勾画完成。

②用小号笔从点的一边涂深蓝色至中间后收笔。

③从点的相反方向用另一支笔蘸浅蓝色或浅绿等浅色从边缘向中间染色。

④将中间两个颜色衔接。

图2-1-11 晕染表现法

(3)立体表现法。

①用勾线笔将点的轮廓勾画完成。

②将点轮廓的色向中间晕色,中心部位留白。

③若中心部位白的不够,还可以再用白色填充。

图2-1-12 立体表现法

(三)操作流程

点妆造形效果图绘制步骤如下:

1.课前欣赏(如图2-1-13所示)

图2-1-13 课前欣赏

2.课前准备的用具

(1)头像模板和简单点形模板。

(2)绘画工具:彩色铅笔(24色)、转笔刀、橡皮。

(3)化妆品:眼影、腮红。

3.操作程序(如图2-1-14~图2-1-23所示)

(1)准备面部底稿。

为了设计方便,事先画出一张面部头像。

图2-1-14 准备面部底稿

(2)妆面设计点妆图形。

①确定点的装饰位置:由鼻梁部位到额头、两鬓位置。

②用选好的彩色铅笔画出点的排列,要求由小到大、由紧到松,放射形排列。

提示:注意眉骨至眼睛部位要留空。

图2-1-15 妆面设计点妆图形

(3)确定眼形。

根据点的图形形成的动感,夸张眼形。

外眼角向斜上方延伸,内眼角向斜下方延长,形成面部两边图形的界线,使妆面图形有疏有密。

图2-1-16 确定眼形

(4)完成眼形对称效果。

①根据妆面图形完成眼形及眉形的对称。

②眉毛的形状与眼形组成一个完整造型。

③眉毛位置画在眉头和眼窝的分界线处。提示:内眼角的眼线要画流畅,虚实得当。

图2-1-17 完成眼形对称效果

(5)画眼影。

①眼影用两色晕染衔接,眼帘尾色深,头色浅。

②眼帘尾部的眼影要画在眼形范围内。

提示:两色眼影要突出色彩的层次感,前后色彩衔接自然,眉骨下边缘眼影用色要浅。

图2-1-18 画眼影

(6)完成眼影的对称。

将眼影色延长至鼻侧部位,突出鼻梁的高度。

提示:内眼角的颜色可以用白色或浅色亮色。两只眼睛的眼影深浅、范围和颜色的衔接自然。用金色与褐色过渡,或用银色与黑色过渡。

图2-1-19 完成眼影的对称

(7)装饰点的着色。

①选择同色系的三个深浅色:深蓝、海蓝、湖蓝。

②将点的图形由深到浅地过渡。小点着深蓝色,中间点着海蓝,大点着湖蓝色。

③点的着色方法应用的是晕染法,即下深上浅。

④强调点的下缘轮廓清晰,颜色较深,上缘颜色虚而淡。

提示:小点深色突出明显,点越大,晕染过后效果越清晰,甚至可以留空白色。这样就会增强图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图2-1-20 装饰点的着色

(8)强调下眼装饰线、画腮红。

①妆面中下眼线部位层次比较单调,因此加画一条线。以这条线为界向下画腮红。腮红面积可以延长至耳部发根处。

②腮红颜色的选择不要过于淡,可以用粉红色的眼影粉将两侧腮红画均匀,表达出妆面的整体气氛。

图2-1-21 强调下眼装饰线、画腮红

(9)画眼睫毛。

①设计假眼睫毛:夸张的妆形必然要有夸张的假眼睫毛,而且要压得住眼形并适合眼形,形成完美的整体效果。

②在效果图上,眼睛上眼线、眼影都画得较重,所以下眼睫毛要画长些,起到强调眼妆的作用。

图2-1-22 画眼睫毛

(10)画唇色。

用金黄色将嘴的中部涂均匀,再用黑色将唇边缘和唇缝勾画清晰,与黄色衔接。

提示:妆面中的唇色一般起两个作用,其一是点缀作用,运用最鲜明的、突出的色彩,使妆面更加亮丽;其二是淡化作用,能融入妆面整体色调之中,把视线转移到妆面的精彩部位。

图2-1-23 画唇色

三、学生实践

活动方式:应用点的组合装饰妆面,完成点妆造形的效果图。

(一)设计之前要做的事

(1)理解如何应用点的大小、方向、排列、组合等形式完成妆面设计。

(2)用具准备齐全,彩色铅笔修尖后开始绘制点妆效果图。

(二)妆形设计中点应用的色彩配色注意事项

(1)妆色:色调要统一,要简单明快,但颜色深浅要有变化。面部不超过三种颜色。尽量以一色为主,要注意在明暗中加强层次感。

(2)妆形:在妆面中根据妆形的需要,点的形状要统一,大小排列要有美感,绘画要细致。可以与线相结合应用,夸张眼形,与点组合紧凑协调,妆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妆面中可以用不同形状的点进行装饰,如:圆形点、水滴形点、方形点、几何形点、不规则形点等。但在一个妆面中,要有统一的妆面效果。因此,要求用一种类型的点来表现妆面的图形,以保证妆面风格的统一与协调性。

(三)效果图绘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点的排列松散,过于均等死板。

(2)点的形状不够美观,装饰的位置不协调。

(3)妆面设计图形过疏或过密。

(4)点的图形颜色选择与妆面不和谐。

我在绘制效果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觉自己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设计感觉不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检测评价

本项目的学习已经完成,根据作品的完成效果,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点妆妆形设计效果图检测评价表如表2-1-2所示,请在相应的位置画“√”,将理解正确的内容写在相应的位置。

表2-1-2 点妆妆形设计效果图检测评价表

续表 

五、知识链接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由于艺术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它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家风格并非抽象、空洞的存在,而要具体落实到艺术作品上;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

风格是设计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内在,也更为本质的能反映出时代、民族或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或艺术家在艺术上达到成熟的标志。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和同一性的特征。一方面,现实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艺术家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以及欣赏者审美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美术风格的多样化。即使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也不排除具有多样风格的可能。正是风格的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美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艺术家之间的风格区别也不能不受到他们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民族,甚至阶级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的制约,从而显示了风格上的某种同一性。即使同一艺术家的多种风格,也会由于其创作个性的制约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特征。正是这种风格的相对同一性,决定了美术发展的历史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