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 孔雀妆妆形设计效果图
项目导读
孔雀作为自然中非常美丽的鸟类,它的颜色丰富,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点,简直是鲜艳夺目。以孔雀为题材的各类艺术品多种多样,创意的彩绘化妆设计也离不开这种题材。只要掌握孔雀中造型和色彩的鲜明特征,就能设计完成以孔雀为主题的创意妆形。
工作目标
(1)能够叙述孔雀妆形和色彩的基本特征。
(2)学会在面部运用孔雀代表性的图形完成妆面设计。
(3)掌握绘画孔雀特征性图形的方法。
(4)学会简化、夸张孔雀的基本图形。
(5)能够将孔雀的特征图形合理应用于妆面。
(6)掌握运用孔雀色彩的特点设计妆色。
(7)能够将孔雀图形与眼部、眉毛协调组合,提高创意妆形的能力。
一、知识准备
(一)孔雀妆形的概念
化妆行业中的孔雀妆是指面部妆形中有孔雀元素的妆形效果。孔雀妆不是固定的妆形,但它们都具有孔雀突出的形与色的特征。孔雀的结构造型比较复杂,在绘画上可以将它描绘得细致入微,但在化妆中,面部的美感主要是眉眼的协调、眼部的神韵及面色的靓丽。孔雀图形的装饰在面部不能太复杂、太显眼,否则,就会失去装饰及衬托妆面的作用。
(二)孔雀种类
说到孔雀造型、色彩的美感,主要是针对雄性孔雀的开屏效果。孔雀从色彩品种上分为白孔雀、蓝孔雀、绿孔雀三种。(如图3-5-1所示)
蓝孔雀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色彩斑斓,具有吸引力。
绿孔雀的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末端有众多的蓝色、绿色、黄色、棕色大型眼状斑。
白孔雀:其全身洁白无瑕,羽毛无杂色,眼睛呈淡红色。开屏时,白孔雀就像一位美丽端庄的少女,穿着一件雪白高贵的婚纱,左右摆动,翩翩起舞。
图3-5-1 孔雀种类
(三)孔雀妆形的设计过程
在设计妆形之前,首先是学习理解孔雀的形态特征。掌握它的造型特点,如孔雀羽毛的颜色、尾部的眼状斑图形和从内到外色彩排列的顺序。理解其色彩规律。其次是根据自己设计妆面的需要,进行构思,将孔雀的图形适当地归纳、概括;然后设计在眼部、脸部、额头等部位,图形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最后是选择适合的着色方法着色。根据眼部周边的凹凸结构完成眼形、眉毛的设计,再将眼影、腮红、口红着色,完成孔雀妆妆形效果图。
(四)孔雀妆形的设计用具(如图3-5-2所示)
(1)事先画出面部图稿,复印多份待用。
(2)彩色铅笔、橡皮、转笔刀、简单的孔雀图形资料
图3-5-2 孔雀妆造型设计用具
(五)孔雀妆色彩应用
在任何色彩设计中,都会体现出各种题材象征性的色彩,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变化。那么要想吸取自然界美丽的色彩,我们可以用采集色彩的方法,再将所采集的色应用到设计当中。因此,学习色彩的采集、重构是非常重要的。
1.色彩的采集方式
观察图形运用的色彩,分析画面色彩成分,根据比例提取各种颜色,画出色标。再根据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确定出主体色、陪衬色和点缀色,并理解配色规律。
(1)从动植物画面中采集色彩(如图3-5-3所示)。
图3-5-3 从动植物画面中采集色彩
(2)从风光景物中采集色彩(如图3-5-4所示)。
图3-5-4 从风光景物中采集色彩
2.色彩的重构(如图3-5-5所示)
通过对色彩灵感源的分析,将采集出来的色彩重新进行组合,应用到妆面色彩搭配当中,构成彩绘创意的妆面色彩。
图3-5-5 色彩的重构
孔雀妆形的色彩可采集不同种类的孔雀色彩进行组合搭配,从而完成独特效果的孔雀妆妆形。
(六)孔雀妆形中的形与色基本的要求
要想完成一幅主题鲜明的孔雀妆设计作品,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妆面中孔雀特征明显,造型正确,位置设计和谐。
(2)妆面孔雀图形色彩艳丽,与眼妆色搭配自然协调。
(3)孔雀妆的图形着色层次清晰,浓淡适宜。
(4)根据构思要求完成孔雀妆妆形的效果图。
二、工作流程
(一)工作标准(如表3-5-1所示)
表3-5-1 工作标准
(二)关键技能
孔雀图形绘画操作(如图3-5-6~图3-5-10所示)
(1)孔雀尾部的图形。
根据孔雀尾部眼状斑点的特征,从眼帘位置开始描绘出斑点图形。
提示:先画小点,向上逐渐画大。
图3-5-6 孔雀尾部的图形
(2)图形排列方法。
①从眼部斑点开始,错位穿插式向眉峰至额头方向排列。
②两边的斑点排列成不对称的效果。一边图形超过额头的中线,斑点多于另一边。两边斑点按相同方向布局。
图3-5-7 图形排列方法
(3)画眼影。
①用深蓝色眼影在眼根部位顺着外眼角向上涂抹,向眼球上方晕染。
②用翠绿色眼影在眼球周围与蓝色晕染衔接,至眉骨上缘。
③用明黄色眼影从内眼角向眼球部位晕染,与翠绿色衔接。
提示:
①眼影色可以用孔雀身上的主体色彩。如:翠绿色、深蓝色、明黄色。
②画眼影涂色时空过斑点图形。
图3-5-8 画眼影
(4)图形着色。
①先用黄铜色彩铅将斑点外圈内平涂着色。
②用湖蓝色彩铅在斑点中圈内平涂着色。
③用深蓝色彩铅在斑点里圈内平涂着色。提示:
①斑点图形呈倒置水滴状,从里到外分三层颜色。外围色呈黄铜色;中间呈湖蓝色,是圆形;内部呈深蓝色。
②所有斑点涂色方法相同。
图3-5-9 图形着色
(5)画脸颊图形。
为衬托孔雀尾部的斑点图形,在脸颊部位画出线纹。
①用蓝色或绿色的眼线笔在颧骨上侧部位排列线条。
②线纹之间的距离为内紧外松。
提示:画线纹要流畅。两头虚,中间实。
图3-5-10 画脸颊图形
(三)操作流程
孔雀妆妆形效果图绘制步骤如下:
1.课前欣赏(如图3-5-11所示)
图3-5-11 课前欣赏
课前准备的用具:
(1)头像画稿。
(2)绘画工具:彩色铅笔24色、转笔刀、橡皮。
(3)化妆品:眼影、腮红。
2.操作程序(如图2-5-12~图3-5-22所示)
(1)准备面部底稿。
为了设计方便,事先画出一张面部头像。
图3-5-12 准备面部底稿
(2)在妆面设计孔雀图形。
在眼部上面眉骨周边画出孔雀尾部斑点图形,向额头扩散排列,斑点呈穿插错位排列。眉骨两边可以不对称。但图形向上流动的方向要一致。
图3-5-13 在妆面设计孔雀图形
(3)画眼线。
借鉴孔雀眼睛的形状夸张眼形,将眼睛形状拉长,向上挑高,呈凤眼造型。内眼角向下画尖。
图3-5-14 画眼线
(4)眼形对称。
两只眼睛画对称,注意眼角挑的高度相同。眼线粗细一致。
图3-5-15 眼形对称
(5)画眼影。
①根据孔雀的色彩特点,用深蓝色彩铅在上眼线部位描画,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晕染至眼球边缘部位。
②换翠绿色彩铅衔接蓝色向上至眉骨,向前至眼球内缘部位。
③换黄色彩铅从内眼角到眼球中部晕色。
注意:将斑点图形留空。
④完成两边眼影的对称。
图3-5-16 画眼影
(6)画斑点图形。
按以上关键技能中的步骤完成斑点的涂色。
提示:
①斑点图形呈倒置水滴状,从里到外分三层颜色。外围色呈黄铜色;中间呈湖蓝色,是圆形;内部呈深蓝色。
②所有斑点涂色方法相同。
图3-5-17 画斑点图形
(7)画脸颊图形。
按以上关键技能中的步骤完成斑点的涂色。
提示:眼部以上的图形完成后,脸颊部位有些空旷,可以装饰点线,使妆面充实活泼些。线条用孔雀的主体色翠绿即可,排列较密一些。
将下眼线下边及脸面三角区部位留出空白。
图3-5-18 画脸颊图形
(8)画腮红。
用腮红刷蘸取橘红色腮红在颧骨侧缘部位涂抹。
提示:注意颜色涂抹均匀,两边对称。
图3-5-19 画腮红
(9)画眼睫毛。
①用黑色彩铅从上眼线外眼角部位开始,从眼根部向斜上方描画。
②确定出每组睫毛的距离,强调描画眼根部的睫毛。
③下眼线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但睫毛描绘的方向是斜下方。
提示:孔雀妆形睫毛可以画得较长一些,根部粗,梢部虚。眼睫毛两边要对称。
图3-5-20 画眼睫毛
(10)画鼻侧影。
①鼻侧影与眉毛一起完成,在眉头下部与眼窝交接处画出分界线。
②从分界线往鼻梁部位逐渐晕染。强调出鼻梁部位的立体感。
③从眉头顺着鼻侧晕染到内眼角再逐渐消失。
图3-5-21 画鼻侧影
(11)画唇色。
①用棕色彩铅描画出唇形和唇缝,再将嘴角部位涂染加深。
②用黄铜色在唇部中间部位涂染,与嘴角部位衔接。
提示:画唇部用金色或黄铜色。
图3-5-22 画唇色
三、学生实践
活动方式:应用孔雀图形设计妆面,完成孔雀妆妆形的效果图。
(一)设计之前要做的事
(1)理解孔雀的结构特点和形态特征。
(2)完成一张孔雀图案草稿,确定好着色使用的技法。
(3)用具准备齐全,彩色铅笔修尖后开始绘制孔雀妆妆形效果图。
(二)孔雀图形色彩应用的注意事项
(1)妆色效果图:孔雀妆形主体色正确,色调要统一、简单明快,色彩靓丽鲜艳。面部用色符合孔雀特征色彩。
(2)妆形效果图:在妆面中,孔雀图形不宜过大,不宜过于复杂、细腻。图形结构要自然,不宜死板生硬。眼影的颜色要突出孔雀的主体颜色,要保证眼妆的美感。
(3)在妆面画图形时,事先考虑好妆面的用色,有的图形着色要先留空,画完后再覆盖。
(三)效果图绘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孔雀图形轮廓死板生硬,斑点渐变排列杂乱。
(2)眼影晕色位置上的斑点空隙处描画不细致。
(3)妆面设计图形主次不分明,布局疏密不当。
(4)孔雀图形与眉毛眼形的布局衔接不协调。
我在绘制效果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觉自己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设计感觉不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检测评价
本项目的学习已经完成,根据作品的完成效果,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孔雀妆妆形设计效果图检测评价表如表3-5-2所示,请在相应的位置画“√”,将理解正确的内容写在相应的位置。
表3-5-2 孔雀妆妆形设计效果图检测评价表
续表
五、知识链接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灵感来源的几种不合理说法
(一)神灵附体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由于神灵凭附人体的结果。在古希腊时期,灵感这个词语,原意是指神的灵气。这个词语是由“神”和“气息”合成的,谓“神的气息”。古希腊的人认为,神的灵气就像空气一样随风飘动,一旦它注入艺术家的身体里面,艺术家的灵感就来临了。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凡是高明的艺术家,他们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作品,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二)先验天才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天才独有的。笨蛋和傻瓜一辈子也体验不到灵感的滋味。持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就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他认为,天才是一种天生的而非后天勤奋所获得的创造能力,依赖于这种天赋的才能,人才可捕捉到灵感,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三)物质刺激
这种说法将灵感的来源归因于外界物质的刺激,就是说艺术家一旦受到某种特定物质的刺激,就会来灵感。这种物质有内服型的,有外用型的,还有内外兼用型的。
内服型的,比如张旭“酒醉书狂草”、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们获得灵感靠的是酒;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美国小说家爱伦坡常借助于鸦片获得灵感;法国的伏尔泰和巴尔扎克则借助咖啡获得灵感。
外用型的,比如:卢俊要想获得灵感,他就让太阳晒脑门;小说家费定靠听声音来获得灵感,这种声音必须是夜晚大海的呼啸。
内外兼用型的,比如:德国诗人席勒,他要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必须先喝完半瓶香槟,然后把脚放到冷水盆里,最后桌上还得放个烂苹果,他一闻那股烂苹果的气味,灵感立刻就来了。
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灵感的获得都得靠外物来刺激。
总而言之,人们发现灵感是一种非常奇异的东西。于是,从各个方面去寻找它的来源。但是,无论是神灵附体说还是先验天才说,抑或是物质刺激说,显然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