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体造型起源

二、立体造型起源

说起立体造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根据苏格拉底人“美善合一”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人便开始讲究服装的比例、匀称、平衡、和谐等整体效果,至中世纪,基督教开始强调人性的解放,也直接影响到美学上,确立了以人为主体、宇宙空间为客体的立体空间意识。

13世纪中期,欧洲服装在经过自身的发展,并吸收、融合了外来服装文化之后,在人体的立体造型方面的感悟逐步加深,在服装上表现为对三围立体造型的认识,从15世纪哥特时期的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的立体型服装的产生,至18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确立,强调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立体型服装就此兴起,历经兴衰直至今日,虽然现如今的服装整体风格不再过分强调夸张造型,但婚纱、礼服仍然承袭着这种造型设计的思维。

这种立体造型服装的产生促进了立体裁剪技术的发展,而现代立体造型便是从中世纪开始的立体裁剪技术的积累和发展。

在东方,特别是东亚,由于受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支配,服饰文化表现较含蓄,强调“天人合一”(即抽象空间形式)意象。自中国周朝的章服至近代的旗袍、长衫,乃至日本的和服等,在服装构成上均偏向于平面裁剪技术,而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并对服装款式、质量、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至今日,世界服饰文化通过碰撞、互补、交融,促进了服装裁剪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交替互补使用,成了世界范围的服装构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