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务实施
各种省转移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通知单见表3-3-1。省型转移示意图见图3-3-1。
表3-3-1 各种省转移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通知单

几种省型的立体裁剪
1.人字省
(1)款式说明:人字省的省型表现为人字,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型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性,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其中一省依附于另一省,因此也可称之为子母省或寄生省(图3-3-2)。
(2)操作步骤:
①面料的准备:首先量取前片布样长度,从人台的颈侧点量到前腰围线再加上15~20cm;前片布样宽度,前胸围加上20~25cm。在布料上画出前中线和胸围线(图3-3-3)。

图3-3-2 人字省转移

图3-3-3 面料准备
②用标识带标出人字省位置,两省交会于前中线,省尖方向对准左右BP点(图3-3-4)。
③披布:参考基础衣身前片的操作方法,将白坯布画上胸围线和前中线,并与人台的前中线和胸围线重合(图3-3-5)。

图3-3-4 人字省标识带

图3-3-5 披布
④松量推移:将腰部剪口抚顺,松量沿图3-3-6左右箭头所示方向由下至上推移到新的省位,修正右侧袖窿。
⑤子省处理:将子省位置处的布余量集中在设计部位,捏出省道并用珠针固定。在保证缝份的基础上,从侧颈点延伸至胸部的方向剪开,使子省平服(图3-3-7)。

图3-3-6 松量推移

图3-3-7 子省处理
⑥母省处理:将领口粗裁并打剪口,使其平服于颈部,同时将较长的省道整理平顺后复合于较短的省道上,并用珠针固定(图3-3-8)。
⑦其余部位处理:在袖窿处打适当剪口,剪去肩部、袖窿多余布料,将侧缝、袖窿做初步固定(图3-3-9)。

图3-3-8 母省处理

图3-3-9 其余部位处理
⑧画线取样:整理好后,参考人台标识线在布料上做出关键线条标记,取样后用线画顺(图3-3-10)。
⑨假缝调整:手针将设置了人字省的衣片固定在人台上,观察衣片各部位效果,对不合适的部位并进行调整标记,注意人字省应自然流畅,直至满意为止(图3-3-11)。

图3-3-10 画线取样

图3-3-11 假缝调整
⑩拓印、样板标注:用滚轮或其他方法将衣片样拓印到纸样上,并在纸样上标注对位记号、对合点、纱向等(图3-3-12)。

图3-3-12 拓印、样板标注
2.Y型省
(1)款式说明:Y型省的省型表现为Y字,与人字省相同,即都是不对称省,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图3-3-13)。
(2)操作步骤:
①面料的准备:如同人字省。前片布样长度:从人台的颈侧点量到前腰围线再加上8~10cm。前片布样宽度:1/2胸围宽度再加上8~10cm。
②用标识带标出Y型省的位置,两省交会于前中线(图3-3-14)。
③披布:参考基础衣身前片的操作方法,将白坯布画上胸围线和前中线,并与人台的胸围线和前中线重合(图3-3-15)。
④其余部位处理:将领口粗裁并打剪口,使其平服于颈部,在袖窿处适当剪口,剪去肩部、袖窿处多余布料,并将侧缝、袖窿初步固定(图3-3-16)。

图3-3-13 Y省转移
⑤松量推移:将松量沿图3-3-17左右箭头所示方向,围绕BP点,由右上至右下推移余量到新的省位。在腰部打剪口保证衣片平服。

图3-3-14 Y型省标识带

图3-3-15 披布

图3-3-16 其余部位处理

图3-3-17 松量推移
⑥母省处理:在保证各部位平服的情况下,将较长的母省位置处多余的布量集中在设计省部位,捏出省道并用剪刀沿省中线剪至离省尖4cm处(图3-3-18)。
⑦子省处理:将较短的子省道整理平顺后复合于较长的母省道上,并用珠针固定(图3-3-19)。

图3-3-18 母省处理

图3-3-19 子省处理
⑧画线取样:剪去腰部余量,整理好后,做出关键线标记,将衣片取下,平铺,用专业尺子根据标记点描画出结构线(图3-3-20)。
⑨假缝调整:用手针将设置了Y型省的衣片穿在人台上,观察衣片各部位效果,对不合适的部位进行调整标记,注意Y型省应自然流畅,直至满意为止(图3-3-21)。

图3-3-20 画线取样

图3-3-21 假缝调整
⑩拓印、样板标注:用滚轮或其他方法将衣片样拓印到纸样上,并在纸样上标注对位记号、对合点、纱向等(图3-3-22)。
3.不对称省道
(1)款式说明:将胸省、腰省分别转至衣身上下两个部位,形成新的不对称省(如图3-3-23)。

图3-3-22 拓印、样板标注

图3-3-23 不对称省道
(2)操作步骤:
①面料的准备:如同人字省,前片布样长度:从人台的颈侧点量到前腰围线再加上8~10cm;前片布样宽度:比前胸围大10~15cm。
②用标识带标出不对称省的位置,两省尖均指向BP点(图3-3-24)。
③披布:参考基础衣身前片的操作方法,将白坯布画上胸围线和前中线,并与人台胸围线和前中线重合,并固定BP点(图3-3-25)。

图3-3-24 不对称省标识带

图3-3-25 披布
④松量推移:将上下松量分别沿图3-3-26箭头所示方向推移布料松量至新的省位,左边松量(视图方向)向上往右边推,右边松量向下往左边推。
⑤上省道处理:参考人台省型标识,在保证松量的基础上,将衣身上省道固定,同时在领部、袖窿打剪口,保证衣片平服,调整省道并固定(图3-3-27)。

图3-3-26 松量推移

图3-3-27 上省道处理
⑥下省道处理:参考人台省型标识,在保证松量的基础上,将衣身下省道固定,同时在袖窿、腰部打剪口,保证衣片平服,调整省道固定(图3-3-28)。
⑦其余部位处理:剪去肩部、腰部、袖窿处多余布料,将侧缝、袖窿做初步固定(图3-3-29)。

图3-3-28 下省道处理

图3-3-29 其余部位处理
⑧画线取样:整理好后,参考人台标识线在布料上做出领口线、肩线、袖窿线、侧缝线、省道以及腰线标记(图3-3-30)。
⑨假缝调整:用手针假缝将设置了不对称省的衣片穿在人台上,观察衣片各部位效果,对不合适的部位进行调整标记,注意不对称省应自然流畅,直至满意为止(图3-3-31)。

图3-3-30 画线取样

图3-3-31 假缝调整
⑩拓印、样板标注:用滚轮或其他方法将布样拓印到纸样上,并在纸样上标注对刀、对合点、纱向等(图3-3-32)。

图3-3-32 拓印、样板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