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践实施

(三)实践实施

1.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面料方向和作品松量的控制,保持面料挺括,顺直流畅。

2.操作步骤

①贴标识线:根据款式贴出褶裥位置,注意省道消失方向(图5-2-2)。

②铺布、第一省位剪口:把确定好前中心线和胸围线的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的同名线条重合,双针固定BP点、前中腰点,右侧颈侧点,第一个省位预留缝头剪切至第一褶裥起点A点,以便于褶裥操作,腰部沿转省方向剪口推余布(图5-2-3)。

图5-2-2 贴标识线

图5-2-3 铺布、第一省位剪口

③做第一褶裥:在保证松量的前提下,将左下方余量向左上方推移,剪口修剪腰线,侧缝线,固定上下侧缝点,整理袖窿,固定肩端点,修剪肩线,固定颈侧点,根据褶裥记号位与褶裥走势方向由A点至B点进行褶裥的整理与固定,同时将多余面料粗剪,根据造型线做好标记,最后根据标示线预留缝份修剪左侧领口线(图5-2-4)。

④做第二个省位剪口:按照款式线修剪领口,抚平肩线,将第二个省位预留缝份剪切至褶裥点C点,双针固定领侧、肩部(图5-2-5)。

⑤做腰部剪口。把第二个褶裥右侧余量自下往上推移,注意控制腰部、胸部松量,定位后修剪出倾斜袖窿,抚平肩部。胸省余量在切点处往下,从D点到C点方向整理成褶裥。注意褶量的大小与消失方向。固定省形,修剪余布。(图5-2-6)。

图5-2-4 第一个褶裥

图5-2-5 第二个省位剪口

图5-2-6 第二个褶裥

⑥试样补正:假缝后穿在人台上,观察效果,调整不合适的部位进行调整标记,要求褶裥要自然而流畅,均匀且合理,直至满意为止(图5-2-7)。

图5-2-7 试样补正

⑦拓印、样板标注:检查布样左右袖窿长度是否一致,腰部中点左右是否对称。用滚轮或其他方法将布样拓印到纸样上,并在纸样上标注对位剪口、对合点、纱向等(图5-2-8)。

图5-2-8 确定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