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代表性传承人
羌绣的传承人以女性居多。北川境内能全面掌握羌绣技艺的有20余人,其中代表性传承人为陈云珍、陈莉、刘兴蓉、肖玉茹、杨利;还有平武的沈艳燕,也是羌绣代表性传承人。
陈云珍
陈云珍系北川羌族自治县保通职业培训学校羌绣教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优秀农民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川羌族绣娘。“5·12”大地震后,北川把羌绣作为解决妇女灵活就业的突破口,通过政府扶持、技能培训、产业培育,初步形成了以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而陈云珍则是北川羌绣产业的领军人物,她先后在禹里、安昌、永昌等地开设培训班,传授羌绣技艺,学员超过5000人,为北川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做出了贡献。
沈艳燕
沈艳燕,土生土长的羌族女子,自幼从祖母和母亲那里学到了精湛的羌绣技法。十几年前下岗后,沈艳燕先是从事殡葬服务,又于2005年领着40名羌族妹子进京开办家政服务公司。她是绵阳市再就业明星,曾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
2008年,得知“5·12”大地震给家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沈艳燕毅然决定将自己在北京经营状态良好的家政服务公司转交给别人,回乡发展羌绣产业,在传承、保护古老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解决当地妇女的就业问题,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沈艳燕一头扎进平通河畔的山沟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平通、锁江、豆叩三镇羌族妇女学习刺绣,并举行刺绣比赛。“这三个镇有5万人左右,约有4万羌族群众,而参加刺绣的妇女上万名。”沈艳燕说。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上万名绣女绣出了大量作品,均由沈艳燕出资回购。2016年,沈艳燕忙得不可开交:联合国中国书会平武友谊茶园即将挂牌,刚接了成都的绣品订单,又与联合国驻美华协会对接羌绣、茶叶等方面的合作……沈艳燕和她带领的团队,以感恩之心,将最初鲜为人知的羌民族文化带向全国、引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