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羌笛的技法

二、羌笛的技法

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的,有两种用途,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宫、商、角、徵”4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是谓高声,才有了5个音孔,构成“宫商角徵羽”5音,“五音毕”。

如今流行于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其形状如方筷,长为15~20厘米,有小指般粗细。笛之两管并列,以细线捆扎,竹簧插入两管之一端,即可竖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