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谈和处境看对方
2.从言谈和处境看对方
一个人的言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语速是快还是慢,言论是支持性的还是批评性的,从其中都是可以反映出某些性格特征来的。
往往有些人侃侃而谈,高谈阔论却又粗枝大叶,对细节问题不怎么关心,从不把小事放在心上。这样的人,考虑问题的时候宏博广志,善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事物,有良好的大局观,在侃侃而谈中往往产生奇思妙想。但是,他们做事情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不能细致深入地讨论问题,因为不拘小节,从而可能会导致错过重要的细节。另外,这种人也不怎么谦虚,虽有广博的知识、阅历、经验,但都不深厚,属于博而不精的人。
我们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人,其言谈中义正辞严,这样的人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处理事情很公正,不徇私舞弊,办事时原则性强,是非恩怨分明,立场坚定。但这些人处理问题时容易表现为一根筋,不善于变通,为了坚持原则,常常会让人觉得这个人非常固执。谈到固执,其实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另一类显得比较“固执”的人,这类人则是那些在谈话中软磨硬泡的人,他们多是有比较顽强的性格,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直等到对方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才罢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总是喜欢对别人的弱点加以攻击,这种人在分析问题时很透彻,看问题往往能抓住重点,甚至有些尖刻。因为喜欢寻找、攻击对方的弱点,所以常常忽略了从总体、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甚至买椟还珠。而且这样的人往往还能够根据谈话的进行,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被动情况,他们头脑灵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正确地分析自己的处境,然后寻找适合的方法得以解脱。
在平时说话的语速方面,也透露着一个人的性格。有些人语速快、辞令丰富,这种人大多思维比较敏捷,反应速度快,随机应变能力强。他们健谈,善于跟他人讲大道理,显示出自己的圣明。这类人有一定的阅历,说话时激烈且尖锐,能深刻而精到地理解人情世故。但是,由于复杂的人情世故,反而可能让这种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层次模糊混沌。让这种人做事情,只要不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完全可以放心;一旦超出了能力范围,他就会显得慌乱,无所适从。这种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而有些人则说话十分平缓,这种人为人宽厚仁慈,但反应慢,不够敏捷果断,属于细心思考、长时间考虑型的人才,喜欢恪守传统、思想保守。如果这种人能增加果断之气,将会变得从容平和,有长者风范。还有些人则是讲起话来很温柔,这种人性格柔弱,不喜欢争强好胜,对权利的欲望很平淡,与世无争,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得罪人的。但是这种人很软弱、胆小怕事、怕麻烦、逃避人事。如果这种人能磨炼胆气,知难而进,无疑将会成为一个外在宽厚、内存刚强的人物。
当我们在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有些人总是显得什么都懂,这种人有很广的知识面,只要谈话就能旁征博引,对各种事情都能指点一二,看上去知识渊博、学问高深。但是由于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系统性差,思想性不够,所以可能经常抓不住问题的要领。这种人往往一下子能给出几十条主意,但大都说不到点子上。如果能做到广博而精深,把握住事情的实质,那么这种人就会成为优秀的、博而精的全才。而有些人则总是对一个问题提出很多新名词、新理论,这种人能很快接受新生事物,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这种人没有主见,不能独当一面,遇到困难不能单独解决;另外,这种人易反复不定,左右徘徊,很软弱。如果能让这种人沉下心来认真研究问题,磨练意志,这种人无疑会成为业务高手。而且还有些人总是在和大家谈论问题时标新立异,这种人好奇心强,敢向权威说不,喜欢向传统挑战,有很强的开拓性。但是不能冷静思考,易失于偏激,是人很难理解他。这种人适合做一些富有开创性的事情。而那些总是善于倾听对方的讨论的人,多半属于富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慎密的思维,而又谦虚有礼、性情温和的人。他们可能并不太引起他人的注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依赖,他们虚心好学,善于思考,是值得人信任的。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些人,不论对任何事情,总喜欢作出自己的预测,并且对事情的预测性很准。他们并非是真正的料事如神,有先见之明,而只是较其他人更善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会形成相当强的分析能力,然后综合各种信息,对各种事物进行预测和估计。这一类型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领先于他人一步。而那些在别人说出预测后总是滥竽充数的人,则多是些胆小怕事,遇到事情推卸责任,凡事只求安稳太平,没有什么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