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历史铸就了我们这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个人服从国家为己任。在那革命的年代,我作过编辑、爬过格子、下过乡、种过地、当过教师、搞过文物等等,不惑之年转瞬即过!80年代调入河北画院专事书画工作。

自从20世纪初,杜尚的便池进入艺术的殿堂之后,“传统”就成为新派讨伐的“劲敌”。从此,艺术的《认识论》便出现了良莠难辨的沼泽地带。我体会,当艺术的陈规形成创造的网锁时,就朝着自己的反向冲决,这就是艺术的社会革命;这种冲决一旦走向无界地泛滥,艺术的文化规则又开始轮回,“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周易略例·明彖)。宗源大道,是艺术变革的根基,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法无常规,理有定律。造型艺术进入现代文化圈后,失却了古典主义优雅高贵的人文品位,代之而兴的是机智自由的文化理念,这固然凸显了个性物质的肯定与张扬,却泯灭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含量,艺术一旦与文化疏离,就沦为包装技能的游戏规则。它与现代文明的提升形成悖谬。

在反传统的现代思潮中,我坚持尊重传统、尊重规律、尊重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立场;同时,我也反对奴隶道德的人云亦云,坚信开拓新疆域的真理性、坚信崇高与和谐在艺术构成中的永恒价位。我以为,传统是人类生命的基因,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底蕴,传统是流动的、变通的、发展的。艺术的创新,是自我的开发和重塑,不是模仿他人的脚步。传统与创新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链。

我以为,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独特优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水墨的精神性、包容性、可读性、文化性品质,决定了它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西方文化是我们不可割舍的参照系或催化剂。艺术发展到后现代,已经无路可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已成大势,一些有远见的西方学者也指出,当代艺术的发展,必须向两千多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合声与杂音都很响亮,我想,只要确立自己正确的文化坐标,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容徘徊。黑格尔提出的艺术“消亡论”,那只是理论性争辩的谜团,无需理会,重在实践。我坚信,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目标与表达方式是永恒的。从美术史角度认识问题,人类艺术发展的轨迹,就是一部不断传承、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文化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时代界标。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我们要警惕后现代主义艺术,正在悄然解构传统文化、解构艺术本质的价值判断。我坚信,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必将得到更高地拓展与高扬!

在同行好友的关怀与促动下,我筛选了部分拙作集结出版,就教于智者与贤达。

200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