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考目录及阙失

二 考目录及阙失

抄本与刻本文字之异,别为校记。今但取抄本篇目,以黄省曾本比较之,著其违异,并以概众家刻本,因众本大抵从黄刻本出也。有原本残缺之迹,为刻本所弥缝,今得推见者,并著之。

第一卷。五言古意一首。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

案:刻本以《五言古意》为赠秀才诗,是也。《艺文类聚》卷九十引首六句,亦作“嵇叔夜赠秀才诗”。

秀才答四首。幽愤诗一首。述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六言诗十首代秋胡歌诗七首。

案:刻本作《重作四言诗》七首,注云:“一作《秋胡行》。”此所改甚谬。盖六言诗亡三首,《代秋胡行》则仅存篇题,不得云“一作”。

思亲诗一首。诗三首,郭遐周赠。诗五首,郭遐叔赠。五言诗三首,答二郭。五言诗一首,与阮德如。□□□。

案:一篇失题。刻本作《酒会诗》七首之一。

四言诗。

案:十一首。刻本以前六首为《酒会诗》,无后五首。

五言诗。

案:三首。刻本无。

又案:抄本多《四言诗》五首,《五言诗》三首。《重作六言诗》两本皆缺三首。《代秋胡歌诗》七首并亡。《秀才答诗》“南厉伊渚,北登邙丘,青林华茂”后有缺文,下之“青鸟群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云云,乃别一篇,刻本辄衔接之,遂莫辨。

第二卷。琴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

案:此卷似原缺上半,因从《文选》录《琴赋》以足之。刻本并据《选》以改《与山巨源绝交书》,抄本未改,故字句与今本《文选》多异,与罗氏景印之残本《文选集注》多合。

第三卷。卜疑。嵇荀录(亡)。养生论。

案:此卷似原缺后半。《嵇荀录》仅存篇题,后人因从《文选》抄《养生论》以足之。

第四卷。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

案:康答文在内。刻本析为两篇,别题曰《答难养生论》。然宋本盖不分,故王楙云“又有《与向子期论养生难答》一篇,四千余言。”唐本亦不分,故《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李善注引“养生有五难”等十一句,是嵇康语,而云《向秀难嵇康养生论》也。

又案:《隋书》《经籍志》道家:梁有《养生论》三卷,嵇康撰。是《养生论》不止两篇,今仅存此数尔。

第五卷。声无哀乐论。

第六卷。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

第七卷。自然好学论,张叔辽作。难自然好学论。

案:刻本作张辽叔《自然好学论》。

又案:第六第七似本一卷,后人所分,故篇叶特少。

第八卷。宅无吉凶摄生论。(原注:难上。)难摄生中。

案:刻本第一篇无注,第二篇作《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第九卷。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原注:难中。)答释难曰。

案:刻本第一篇无注,第二篇作《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又案:王楙云“集又有《宅无吉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似今本缺其一,然或指难上,难摄生中,难下及答释难为上中下,未可知也。《隋书》《经籍志》道家有《摄生论》二卷,晋河内太守阮侃撰,疑即此与康论难之文。

第十卷。太师箴。家诫。

案:以卷止两篇,不足二千言,疑有散佚。

又案:今本《嵇康集》虽亦十卷,与宋时者合,然第二卷缺前,第三卷缺后,第十卷亦不完,第六第七本一卷,实只残缺者三卷,具足者六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