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山寺·东壁

岩山寺·东壁

YANSHANSI·DONGBI

东壁主要内容绘制了鬼子母经变图,也可称其为“佛本生经变”其中一部分。佛教讲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佛本生故事是关于释迦牟尼佛前世修行之旅,如何积德行善,转世成佛。鬼子母受戒得道是佛陀前世普度众生其中一站。东壁画面内容主要呈现了鬼子母降生、出嫁、掠夺孩童、丢子惊慌、寻子四方、求法佛陀、得道保护众生等故事。

鬼子母经变图中,与西壁构图类似,采取鸟瞰俯视之构图法,宫殿建筑搭建画面主框架。众多小故事情节穿插安置于建筑空间中,不同之处在于,中间主故事图案所占画面比例比西壁大得多,画师王逵如此设计,反映了东壁内容的独特性,虽主体内容讲述鬼子母行恶得道历程,佛陀降服拯救鬼子母邪念恶行才是终极目的。中心画面的大尺度表现,凸显了佛陀至高无上、法力无边。

像东壁这样大面积地表现鬼子母经变的图像遗存,在中国古代绘画史或壁画史中绝无仅有,绝大多数鬼子母会与二十诸天一同出现在佛教艺术中。东壁鬼子母经变图由于历史上的自然病害和人为破坏,画面漫漶部分过多,榜题多数难以辨认,保存状况不如西壁。

·释迦牟尼佛说法

·弟子阿难

·弟子迦叶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佛左侧天龙八部护法神祇

·释迦牟尼佛右侧天龙八部护法神祇

鬼子母因前世积怨,发恶愿:欲来世生王舍城中,尽食城中孩童。舍彼身后,投胎为守护王舍城夜叉娑多的长女“欢喜”,成年之后,守护犍陀罗国夜叉半遮罗长子半支迦迎娶“欢喜”为妻,生鬼子五百(也记载成千上万)之多。各个力大无穷,豪强一方。而鬼子母“欢喜”未因成家生子放弃心中恶愿,后逐渐派手下偷盗王舍城中孩童,使得城中百姓痛不欲生、人心惶惶。

王舍城国王、皇后及百官都为城中丢童之事忧愁焦虑,设宴供奉鬼子母,哀求其收手施恩。鬼子母并不接受这样的哀求,而是继续变本加厉抢夺城中孩童。此事很快传到附近说法讲道的佛陀耳中,于是佛陀施法,藏鬼子母最小鬼子。让鬼子母也尝丢子之痛。果不其然,鬼子母归宫,不见其幼子,着急万分,上天入地,到处寻子,无果神伤。后鬼子母知其幼子在佛身边,便求佛陀宽恕。佛讲清此次藏其幼子原因,鬼子母才恍然大悟。尝尽丢子之痛的鬼子母,感恩佛法,随佛修行。自此,从伤害城中百姓的母夜叉,变成保护一方百姓安危的守护神。东壁在表现鬼子母经变图像中,如西壁一般,也加入了许多百姓日常的生活、生产场景。一方面拉近观者与佛教壁画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金百姓的现实状况。西壁民间场景体现百姓商贸之态,东壁民俗场景更多反映百姓生产技术之状。东西壁日常场景的再现,提供了宋金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视觉记录,对此段历史研究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局部

·犍陀罗国王舍城中百姓日常

·水推磨坊图局部

·水推磨坊图局部

《水推磨坊图》虽为一个日常作坊生产的场景,但表现了当时城内百姓生产稳定、经济状态良好的现实生活景象。另外,此图还呈现了当时生产科技化水平。画面磨坊各构件结构详细,环环相扣,看此图能感受到水轮真实在转动,并带动磨盘工作的场景。磨坊最上方为磨盘和捣米装置,清澈奔泻的水流带动磨坊下方的水轮机器运转,通过水轴动力传动齿轮咬合运转,从而推动上方磨盘进行磨米生面。图中三位男子正在磨坊中辛苦劳作,一位盯紧磨盘保证谷米正常捣入,另一位负责用簸箕收纳磨完的米粉,最左边一位将收纳磨好的米粉存入米缸。三人完成了磨坊粮食加工的全过程,各尽其责。《水推磨坊图》在东壁整幅画面中虽占比重不大,但细致程度令人赞叹不已。画面如实再现了宋金时期百姓生产的完整过程,并表现出强大的科技运用能力和社会生产力。

·王舍城百姓寻子图

南殿东西壁画皆是宗教艺术,但同时对当时社会生产生活如实的反映也堪为可贵。画面表现的内容,除佛教人物、佛传故事和有关的佛教教义、经变故事外,还对宋金时期人物活动场景和社会风貌进行了描绘。例如:东西壁中央皆绘有一组体量庞大、华丽富贵的宫殿建筑。东壁主殿之中王舍城国王正临朝执政,似是为城中近日百姓丢子之事而忧虑。国王身着红长袍,头戴皇冠,端坐王座,居殿正中,后立执宫扇侍女。

殿内及台阶下持笏板的文武百官侍于两侧,正在向国王汇报城中百姓丢子情况,等待着国王下达旨意解决此事。百官谦卑恭敬,侍卫挺立站岗。此图如实再现了当朝宫廷上朝议事景况。宫内旁侧建有高阁,外设宽阔平台,勾栏四周,居高临下,王后正在为百姓丢子一事至此设案焚香、供奉祈祷,执团扇宫女围护王后左右,旁侧立侍吏。鬼子母着红袍协众侍女乘祥云下降人间应供。

东壁北隅绘有鬼子母生活场景,除作恶多端外,其生活状态与人间相似,这样的表现形式,也能生动教化众生,引人注目。例如:一群活泼的孩童正在庭院中嬉戏,或坐、或立、或仰、或伏、或倚、或卧、或游戏、或奔跑,天真童趣,生动自然,神情动作各不同。周边景色,高山层叠,流云萦绕,丛林古树,雅静掩映,涧水自谷上而泻下,潺潺水声传于画外,活灵活现。驴子驮着物品,正与农夫下山,观之,真以为自己置身大山之中。目睹此景,古雅深山,意境自然而生。

南殿东、西壁画虽为同期作品,但呈现风格特征不尽相同,从构图到设色都各有特色。根据两壁所依粉本和山水古韵遗留情况分析,东壁更接近常规寺观绘制方式,而西壁画师王逵创新力度更大。东壁中旧风的体现多于西壁,例如:东壁构图采用中心对称式,释迦牟尼佛说法图绘制于最中心,其他图景环绕其周围,缓缓展开,一幅宏大佛教山水绘画跃然壁上。画面最左侧(北)上隅绘有水月观音一尊,最右侧(南)上隅绘佛陀说法。

中心设说法图案的构图模式是以往佛教壁画中最为常用的手法,在山西古代寺观及敦煌等各地壁画多有反映。虽然较以往常规壁画之法,东壁中心说法图占据画面体量有所缩小,但比起西壁主图案的比例,算大者。况且,较西壁而言,东壁不仅说法图以面积取胜,而且其中心位置也得以保留。这种种特征表明,东壁依古,西壁创新。当然东壁也不完全遵守古法,它是在遵古的同时进行局部创新,应为对古法的传承发展。例如:中心说法图周围不再设分隔之物,其他图案自然分布于其周围。最终这种视觉呈现方式,没有显得太过杂乱,得益于大面积宫殿建筑的把控坐镇。人物事件穿插于建筑各空间角落,自然而然,存于天地间。

·犍陀罗国半遮罗夜叉夜巡图

·半支迦迎娶欢喜夜叉图

东壁正中绘释迦说法图,主要角色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东壁南隅说法图下方为一组完整的宫廷建筑群,这里是王舍城皇城宫殿。城墙用砖砌外围,三个城门辟于正面,五脊顶三开间城楼建于城门之上,两侧斜廊相连,垛楼接于斜廊外端,前方再连廊道,正与城门两侧阙楼相衔接。另外,垛楼外侧设有廊庑,与宫城角楼相通,这种城门建筑形制(向内收缩,两侧廊楼连接),属中国唐、宋以来宫城固有城门规制。至明、清仍沿用,例如北京明清皇城(故宫)午门平面布局仍遵循这一规范。

城内建有重檐歇山式正殿和配殿各三楹,月台前设,四周勾栏。正殿中央国王端坐,文武百官前来朝奏议事。挟屋设正殿两侧,配殿建回廊相通。正殿左侧建楼阁一座,屋顶采用十字歇山式。右侧建重檐高台楼阁,外设宽敞露台,可在此观景赏月、远眺城外、供养祭祀等。各殿建筑檐下皆施斗拱铺作,屋顶饰琉璃瓦件。正殿和城门楼檐上皆施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屋顶皆饰黄琉璃瓦件;其余殿宇檐下皆施单抄单昂五铺作,屋顶皆饰绿色琉璃瓦件;廊庑施斗拱一跳四铺作,等级排序一目了然。

所有脊饰鸱尾和沟头滴水皆采用沥粉贴金工艺,凸显皇宫富丽华贵,增强建筑立体感,烘托画面整体气氛。宫城左侧(画面右侧)建有一座圣母庙,前设山门,“圣母之殿”匾题清晰可见于门上 ;门内建有重檐歇山式正殿,两侧配殿屋顶形制相同,殿前作龟头屋献亭;环廊相连四周。“圣母之殿”建筑群布局紧凑,整体结构规矩完整,是一组按宫殿规格建造的庙宇建筑。

·鬼子母(欢喜)与夫婿半支迦夜叉宫中夜饮图

·鬼子母之子与天界诸将激战图

·鬼子母之子与天界诸将激战图局部

·鬼子母之子扰乱民宅图

鬼子母“欢喜”婚后生了许多鬼子,力大无穷,成人之后,皆为鬼王,统战一方。鬼王各自率数万部属随从,势力庞大,敢与诸天对抗,敢与帝王抗衡。各神众天鬼不敢与鬼王们交手,通常礼让三分。其中,鬼子母最小之子名为“嫔伽罗”。东壁中央说法图下方偏左处,绘制一组鬼子扰乱天界,与诸神众征战的场景。画面中战旗飞扬,刀光剑影、射箭、挥刀、敲锣助阵等,激战争斗,场面尘土飞扬。诸天将帅为保天界祥和,奋勇应战。鬼子气焰嚣张,双方胜负难分。天界的战场并未耽搁鬼子们对人间的迫害。在东壁最右侧中段,绘制了农民宅院一处,画面中诸鬼子正率领部属侵入农民宅院扰乱正常生活。在宅院上方绘有一只金翅鸟妖怪正在恐吓院内老少,农民被吓得惊慌失措。村中其他农户闻讯赶到,正团结起来,拿起木叉、扁担等农作工具作为武器,奋起追赶众鬼子。此处对鬼子扰乱民居的描绘,除传达鬼子母之子作恶多端外,应还隐喻百姓日常生活中受当地恶霸等势力侵害的现实。

·众臣朝见王舍城国王图

·众臣朝见王舍城国王图局部

·王舍城王后祝祷与鬼子母应供

·比丘向佛陀禀报王舍城孩童失踪

王舍城孩童不断丢失,全城百姓人心惶惶,不知如何破解这种灾难。恰遇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附近说法宣教,弟子听闻王舍城丢孩童之事,速来向佛陀禀报,期待寻得破解之法。图中佛陀威严坐于须弥宝座之上,身后背光(头光和身光)闪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立于佛陀左右。一弟子比丘立于佛前,正在向佛陀禀报王舍城孩童失踪一事,所有佛陀神祇被仙云托绕,整体上神圣场域感十足。

画面的门前中心人物是鬼子母“欢喜”的夫婿半支迦,正坐于圆凳之上,正在为幼子失踪之事而思虑。鬼子母位于半支迦右侧,因所生鬼子众多,正在与夜叉手下逐一核查幼子去向。一位小金翅鸟跪在鬼子母的前方,双手抱掌作揖,恭敬地等待鬼子母发号施令。其身后还有两只小金翅鸟,唯唯诺诺、双手抱掌走进来,为丢失鬼子母幼子而怕被责罚。该组画面的右侧,夫婿半支迦手挥剑,训斥一群寻子无果、跪地求饶的小金翅鸟。尔后,小金翅鸟分别领到鬼子母命令,逐一飞离鬼子母居所,去找寻鬼子母失踪爱子。鬼子母与其夫婿半支迦目送飞走的小金翅鸟,期盼它们能带回找到幼子的好消息。此时鬼子母已经初尝丢子之痛,佛陀度化鬼子母第一步见成效。

·鬼子母归宫发现幼子失踪及派手下夜叉查寻图

·龙宫庭院鸟瞰图

·鬼子母龙宫寻子图

·鬼子母龙宫寻子图局部

·鬼子母龙宫寻子图局部

·圣母之庙全景

·农夫赶驴图

·佛陀降服鬼子母图(左)

·鬼子母护佑商人行旅图(上)

·观世音示现图 ·水月观音

·观世音示现图

·北壁西稍间壁画(高3.45mx宽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