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识天》简介
《观云识天》这本书是由.姜乃力编著创作的,《观云识天》共有25章节
1
序 言
世界气象组织(WMO)对观云识天很重视,2017年的世界气象日(3月23日)曾以“观云识天”作为主题,借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WMO...
2
目录
目 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文字 第一章 云的定义、形成和分类 一、云的定义 二、云的形成 1.热力对流 2.动力抬升 3.大气波动 4.上升运动 三、云的分类 ...
3
第一部分 文字
...
4
第一章 云的定义、形成和分类
...
5
一、云的定义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见聚合体,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6
二、云的形成
大气中产生凝结的重要条件,一是要有凝结核的存在,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并且要有使水汽产生凝结的冷却过程。对于云的形成来说,空气达到过饱和,主要是由空气垂直上升所进...
7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8
2.动力抬升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主要是层状云。...
9
3.大气波动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由大气波动产生的云主要属于波状云。...
10
4.上升运动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积状云,也有波状云和层状云,通常称之为地形云。...
11
三、云的分类
尽管云的状态千差万别,但其形成总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便于归纳辨认,通常把云按发生学原则、形态学原则、云底高度来分类。 按云的形态、外貌(即按云形成的上升气流特点...
12
第二章 云的特征和云的观测
...
13
一、云的特征
1.三种云 云的外形虽然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但根据它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层状云、波状云和积状云三种。这三种云的基本特征及所属各种云状的主要归纳特征如表3。 表3 三...
14
二、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是很重要的。例如,飞机的起飞、着陆、航线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云的水平分布、厚度和云底高度。在人工增雨、人工消雹试验中,也要根据云的性质来决定所采取的方法。 ...
15
第三章 看云识天气
云的形状千变万化,一定的云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云的外形、数量、分布、移动和变化都标志着当时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状况。云是降水的基础,是水分循环的中间环节。因而云...
16
一、天气变化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常常反复出现。冬季下雪或起风之前总要暖和几天,雪停前后,西北风越吹越紧,越吹越冷,所以有“风后暖、雪后寒”的说法。春天常刮偏南大风,每次起...
17
二、云与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云是降水的基础,一定的云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所以说云对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必须有云,而降水的云...
18
三、观云识天谚语
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人们看不见水汽,也看不见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
19
附录 天气现象的观测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包括降水、雾、风沙、烟尘、雷电、吹雪、光和地面凝结现象。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
20
第二部分 图片
...
21
一、按国际分类的云
毛卷云1 毛卷云2 毛卷云3 毛卷云4 密卷云1 密卷云2 密卷云3 伪卷云 钩卷云1 钩卷云2 毛卷层云 匀卷层云1 匀卷层云2 卷...
22
二、世界奇云
荚状云1 荚状云2 荚状云3 珠母云1 珠母云2 珠母云3 珠母云4 珠母云5 糙面云1 糙面云2 糙面云3 糙面云4 波涛云1 波涛...
23
三、天气现象
露1 露2 露3 霜1 霜2 霜3 雪 雨 雾1 雾2 雾凇1 雾凇2 雨凇1 雨凇2 雨凇3 雨凇4 冰雹1 冰雹2 雷电...
24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央气象局.中国云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3]王奉安...
25
后 记
《观云识天》终于与我的学生们见面了。其实,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质量地完成地理本科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任务,我很早就有出版这本书的愿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