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云的观测

二、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是很重要的。例如,飞机的起飞、着陆、航线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云的水平分布、厚度和云底高度。在人工增雨、人工消雹试验中,也要根据云的性质来决定所采取的方法。

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和云高。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并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上进行。云的观测包括云量和云状两项。

1.云状的观测和记录

首先要选择在开阔空旷的地平面上观测云。主要观测近天顶的云状,越近天边,因视差会使观测的云有很大差异。在观测云状时,要仔细地从云的外形、结构、色彩、云量、云高、云厚及云的边缘特征等进行判断,也可以从云的演变过程及其伴随的天气现象帮助判断云状。

当云状确定后,用其所属的简写符号记录。可按各种云量多少、云底高度进行记载,具体方法如下:

云量不同,按云量多少依次填写,不考虑云的高低。云量多的填写在前,少的在后;云量相同时,按云底高度填写,最高的填写在先,最低的填写在后;云量和云的高度都相同时,按云类记录;在没有云时,云状栏空白不填写。

2.云量的观测与记录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把天空分成10等份,其中被云所遮盖的份数。

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和低云量。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云量记载,不记小数,均记整数。总云量和低云量是以斜线的形式记入观测记录簿的,斜线左面是总云量,斜线右面是低云量。

总云量的记录: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蓝天,则记10 ;云占全天1/10,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2/10,总云量记2,依此类推。

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有少许云,不足1/20,总云量记 0,但云状要记。低云量的记录方法,与总云量相同。

3.几种特殊情况下云状、云量的记载

(1)夜间云的观测和记录。傍晚应注意云的状况和演变趋势,为夜间观测打下基础。观测前应先到黑暗处停留一段时间,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观测时,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夜间如确实很难估计低云量时,则低云量记“-”,以示不明。如云满全天,不能确定是哪一层云时,云量记“10/-”,云状栏记“-”。

(2)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状、云量的记录。因雪暴、雾等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均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轻雾等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虽有吹雪、雾、轻雾的现象,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现象使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低云量记“-”,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若透过这些天气现象能完全辨明云量、云状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