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的原因

一、天气变化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常常反复出现。冬季下雪或起风之前总要暖和几天,雪停前后,西北风越吹越紧,越吹越冷,所以有“风后暖、雪后寒”的说法。春天常刮偏南大风,每次起风时天气都很暖和,人们叫作“春风吹暖”,随后就阴天了,下完雨雪后偏南风转为偏西风,天气又变凉了。夏季很少刮大风,但雨前闷热,雨后凉爽,对这类现象,人类经过长年累月的观测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原因引起冷、暖、风、雨等一系列的天气变化呢?简单的回答就是冷、暖气团不断活动的结果。

地球外围的空气可以分为两大类:冷空气和暖空气。暖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小,质量也比冷空气轻。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混合在一起时,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往上升,因而产生了升降运动。当暖空气团和冷空气团相遇时,冷空气在下面,暖空气就会沿着冷暖空气倾斜的过渡地带滑行上升而降温,降温的结果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为液态的小水滴或固态的小冰晶。从远处望去,这些小水滴群或冰晶群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云。暖空气继续上升,继续降温,冷却凝结,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大,最后,当空气的浮力已经托不住的时候便掉了下来,称为雨或雪。

在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空气上升运动最强,云雨形成最旺盛,风力也较大,这是天气变化最剧烈、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冷和暖的矛盾斗争最尖锐的地区。气象学给这一条狭窄的过渡地带起了一个名称叫锋面,简称锋。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叫暖锋,冷气团向暖气团一方推进叫冷锋。在冷暖气团的中心地区,由于空气上升运动较弱,所以常常是晴朗弱风的天气。

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活动引起大范围地区的风雨变化,气象台根据这个道理从天气图上掌握冷气团和暖气团的分布和运动来预测大片地区的天气变化。

我们通过对本地的云和发生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观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冷与暖和晴雨变化。这就是看天能够测晴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