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95年至前288年) CHAPTER IV Wars in Macedo...

第4章 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95年至前288年) CHAPTER IV Wars in Macedon(B.C.295—288)

皮洛士从埃及回到伊庇鲁斯,重新登上了王位。被皮洛士取代的国王是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他是涅俄普托勒摩斯一世的第二个儿子。

虽然皮洛士击败对手重新登上王位,但他非常仁慈。皮洛士没有杀死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也没有把他流放海外,而是真诚地邀请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和自己共同治理伊庇鲁斯。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接受了皮洛士的邀请。不久,伊庇鲁斯发生了一件事导致皮洛士与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的矛盾爆发,最终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被杀。据当时的历史学家记载,事情的经过如下。

伊庇鲁斯有个风俗:百姓会在某一天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一来百官可以向国王宣誓效忠;二来百姓可以借此表达对国王的爱戴之情。当然,节日当天还有很多游戏、表演及各种宗教仪式和庆祝仪式,其中最有意思的环节就是向国王敬献礼物。这一年,皮洛士和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分别在随从和朋友的陪伴下前往举行盛典的城市。

很多人都向皮洛士献了礼。其中,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的密友吉伦向皮洛士献了两头公牛。一般来说,国王会把百姓敬献的礼物转赠给仆人或者是家族的其他成员。于是,一个叫密尔提洛斯的侍从请求皮洛士将这两头公牛赏给自己。然而,皮洛士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随后把牛赏给了另一个人。这让密尔提洛斯很不愉快,他小声抱怨了几句。吉伦听说这事后,就邀请密尔提洛斯与他共进晚餐。饭桌上,吉伦激发密尔提洛斯对皮洛士的不满,然后建议密尔提洛斯拥护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吉伦为密尔提洛斯出谋划策,唆使他下药毒害皮洛士。他对密尔提洛斯说:“你可是皮洛士的贴身侍从。对你来说,往皮洛士的酒杯里投毒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旦事成,我一定会向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举荐你,到时候你一定会得到重赏。”密尔提洛斯表面答应吉伦的提议,并承诺一定会完成任务。然而,在晚饭结束后,密尔提洛斯离开吉伦家,直接去了皮洛士的住所,把事情一股脑儿禀告给了皮洛士。

皮洛士听完密尔提洛斯的话,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因为皮洛士知道,如果质问吉伦,他一定不会承认,而人们又很难相信密尔提洛斯的一面之词。因此,皮洛士觉得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在行动前进一步掌握吉伦谋划此事的证据。于是,他让密尔提洛斯假装配合吉伦的计划,并让他向吉伦建议还需要另一个叫亚历克斯克莱特斯的人协助完成计划。就这样,亚历克斯克莱特斯也加入了吉伦的计划。正如皮洛士所计划的,两名证人足以指认吉伦。

皮洛士的反击计划非常完美,但他没料到扳倒吉伦压根不用走这一步。因为吉伦向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报告了密尔提洛斯同意毒害皮洛士的事后,过于兴奋的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家人,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姐姐卡德米亚。他把事情告诉姐姐卡德米亚时,以为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然而,他在饭桌上同卡德米亚讲这件事情时,一个女仆躺在房间角落里的躺椅上,当时她面朝着墙,假装在睡觉。实际上,女仆并没有睡着,她听到了全部对话。她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不过,第二天她找到皮洛士的妻子安提戈涅,把听到的内容讲给安提戈涅听。这时,皮洛士确信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真的在密谋夺权,就立即决定强势反击。皮洛士邀请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赴宴。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毫不怀疑,应邀前往。在宴会上,皮洛士杀了涅俄普托勒摩斯二世。从此,皮洛士一人统治伊庇鲁斯。

此时,皮洛士大概二十三岁,正当年。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渴望一展宏图。他急切地想扩大王国版图。机会很快来临。皮洛士回到伊庇鲁斯重登王位时,卡山德驾崩。卡山德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亚历山大五世,另一个是安提帕特二世。在卡山德驾崩后,兄弟俩都想继承王位,因此争执不下。不过,安提帕特二世的优势更明显。亚历山大五世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意识到自己需要借助外力。于是,亚历山大五世送信给皮洛士和色萨利的德米特里厄斯,请求他们火速支援。皮洛士和德米特里厄斯都答应施以援手。不过,当时德米特里厄斯有其他事情,无法立即赶到。皮洛士则立即率兵开往边境。

对皮洛士来说,此次出征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迄今为止第一次独立带兵作战。此前的军事行动中,他只是以将领的身份参战,需要听命于上级军官。现在,他是全军的最高指挥官。他率领自己的军队作战,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策略领兵。在此次军事行动中,皮洛士的军事才能大放异彩,他很快就赢得了全军将士的敬仰和爱戴。皮洛士长相俊美又慷慨大方,体恤下士、谋略得当、善于用兵,再加上他本身自带的贵族气质,最终赢得了众人的喜欢和尊敬。

军中流传着许多皮洛士的逸闻趣事,无一不表明他有强大的内心。同时,他还非常自信。例如,有一次,人们向皮洛士抱怨有人因为对皮洛士不满总是到处说皮洛士的坏话,建议皮洛士将这个人流放。皮洛士却说:“别,就让他待在这里吧!在这里跟他说话的人少点儿。要是将他流放,那岂不是让很多人都知道我的不是了。”还有一次,有些人在宴会上喝得飘飘然,就开始谴责皮洛士之前的某些作为。后来,这些人被带到皮洛士面前,皮洛士问他们是否真的说了那番话,那些人回答道:“是真的。而且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喝得再多一点儿,我们说的话可能更过分。”听到他们的回答,皮洛士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没有惩罚这些人,而是放他们走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事情都能说明皮洛士宽厚待人,这也让他手下的将士更加愿意追随他。

有了将士的支持和爱戴,皮洛士更加势不可当。每次战斗开始前,皮洛士都会发表演说来鼓舞士气。他的部队始终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把安提帕特二世的人赶走,然后把攻下来的城池纳入亚历山大五世的势力范围。他还派兵驻守新攻下的城池以稳固统治。局势很快开始明朗。安提帕特二世被逐出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五世即将登位。

面对这种局势,安提帕特二世的盟友觉得皮洛士的兵力太强,于是他们开始商量对策。他们知道皮洛士特别敬重岳父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于是他们以托勒密一世的名义给皮洛士写了一封信,令皮洛士与安提帕特二世和平相处。信上还说,安提帕特二世愿意送给皮洛士三百塔兰同作为回报。此外,信中还一再强调,让皮洛士立即同意安提帕特二世的提议,尽早从马其顿王国撤军。

其实,在古代使用这种方法成功的概率比现在高得多,因为古代的信都出自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抄书吏,人们很难从字迹上辨别信的真伪。然而,皮洛士一打开信就看出问题了。因为信的称呼语是“法老托勒密问国王皮洛士安”,而事实上,托勒密一世给女婿皮洛士写信时的称呼语是“父亲问儿子安”。

皮洛士斥责了欺骗他的人,但他还是考虑了这个建议。他决定和安提帕特二世和解,采取温和手段结束这场战争。不过,皮洛士的愿望最终落空了。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亚历山大五世登上王位。随后,皮洛士返回伊庇鲁斯。为了答谢皮洛士,亚历山大五世把伊庇鲁斯以北,也就是马其顿王国境内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划给皮洛士。战事终于告一段落。

也许读者还记得,之前,亚历山大五世向皮洛士求援时,亚历山大五世还派人去找了德米特里厄斯。德米特里厄斯的妻子黛达弥亚是皮洛士的姐姐。多年来,德米特里厄斯一直与皮洛士交好。收到亚历山大五世的求援消息时,德米特里厄斯正忙于政事,没有及时出兵。后来,政事处理完毕,德米特里厄斯就率兵前往马其顿王国,但已经晚了。得知德米特里厄斯率兵前来,亚历山大五世非常苦恼。为了答谢皮洛士,他已经把马其顿王国的一大块土地划给伊庇鲁斯。现在,亚历山大五世很担心,如果德米特里厄斯来了却没有分到土地的话,那么德米特里厄斯会非常不满。

为了避免尴尬,亚历山大五世提前赶往边境与德米特里厄斯碰面。见面后,亚历山大五世表示,他非常感激德米特里厄斯率军前来援救。不过,此时马其顿王国战事已经结束,现在不必麻烦他了。德米特里厄斯听说马其顿王国的状况就放心了,于是准备择日返回。正如后来德米特里厄斯所说,亚历山大五世压根没打算放他回去,而是打算在接下来的晚宴中杀掉自己。德米特里厄斯能逃过一劫是因为在亚历山大五世下手前,德米特里厄斯正好有事离开了。后来,德米特里厄斯也邀请亚历山大五世去参加晚宴。亚历山大五世轻装前往,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其目的是让德米特里厄斯卸下防备之心。因为亚历山大五世准备第二天杀死德米特里厄斯,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德米特里厄斯第二天也轻装前往自己举办的宴会。德米特里厄斯并没有给亚历山大五世机会,他在宴会上直接杀了亚历山大五世及随行人员。德米特里厄斯的士兵杀这些人时,亚历山大五世的一个士兵说:“你们只是比我们早了一天而已,不然死的就是你们。”

陪亚历山大五世到边境的马其顿王国将士听到国王被杀,还以为德米特里厄斯会立即命人杀掉他们灭口。然而,德米特里厄斯告诉他们不想伤害大家,希望大家给他一次机会说明此次事件的缘由。于是,德米特里厄斯在将士们面前发表了演说,解释自己是在何种情况下杀的亚历山大五世。他说自己这么做是出于自卫。德米特里厄斯的演说赢得了阵阵掌声。马其顿王国将士纷纷称颂德米特里厄斯。

当然,德米特里厄斯说亚历山大五世想杀害自己,而这件事有几分可信已经不得而知。姑且不说有没有证据,就算有,多半也是德米特里厄斯自己捏造的。其实,在任何年代,无论谁发动战争,都会辩称战争是无奈之举,目的只是不想遭人迫害。

德米特里厄斯统治了马其顿王国,与皮洛士成了邻邦。多年来,两人私交甚好。因此,人们觉得往后这两个国家一定会和平共处。然而,现实正好相反,边境不断发生事端,百姓纷纷抱怨邻国居民侵入本国。德米特里厄斯和皮洛士只能一次次处理纠纷。但不幸的是,黛达弥亚去世了,联结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不复存在了,这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很快,皮洛士和德米特里厄斯就开战了。

其实,皮洛士和德米特里厄斯之间爆发战争不完全是因为两国边境的冲突。德米特里厄斯本身是一个残暴、贪得无厌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可以不择手段。在和皮洛士开战前,德米特里厄斯曾南下希腊,成功将希腊的一大部分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但攻打希腊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德米特里厄斯围攻希腊的重要城市底比斯时,底比斯的百姓顽强抵抗,毫不妥协。因为底比斯的百姓曾多次冒犯德米特里厄斯,德米特里厄斯积怨颇深,所以他一直苦苦坚持战斗。后来,德米特里厄斯需要处理色萨利的军事问题,就让儿子攻打底比斯。等到德米特里厄斯回到底比斯时,他发现将士们一批接着一批倒下。死去的将士太多,而底比斯还没有缴械投降。就连德米特里厄斯的儿子都抗议道:“你怎么忍心让这么多将士去送死呢?他们才……”他还没说完,德米特里厄斯就打断了他的话说:“你别管死了多少将士。死得越多,你需要养活的士兵就越少!”

德米特里厄斯不仅对将士们的死毫不在意,就连他自己也经常涉险。在攻打底比斯时,他和将士们一同冲锋陷阵。一次,敌人从城墙上方投下一支标枪直接穿透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脖子。德米特里厄斯立即倒在血泊里。人们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抬回营帐。军医检查发现标枪并没有伤到动脉等重要部位。不过,德米特里厄斯很快发了高烧,生命垂危。即便如此,德米特里厄斯也没有放弃。最终,德米特里厄斯身体康复,攻下了底比斯城。

在希腊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德米特里厄斯返回马其顿王国,正式与皮洛士开战。双方都集结了大军。

皮洛士率军从伊庇鲁斯出发。德米特里厄斯带兵从马其顿王国出发迎战。然而,由于两人选择的路线不同,双方军队在边境错开了。德米特里厄斯带兵进入伊庇鲁斯,发现皮洛士将国内的兵力全部带走了,伊庇鲁斯竟没有任何的军事防御。于是,德米特里厄斯进入伊庇鲁斯境内,沿途烧杀抢掠。

皮洛士遇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德米特里厄斯并没有把国内的兵力全部带走,而是留下一支防御部队,由将领潘帕塔斯带领。皮洛士刚进入马其顿王国边境就碰到潘帕塔斯,战争全面打响。战斗激烈,双方损失惨重。后来,潘帕塔斯要求与皮洛士单挑。潘帕塔斯是德米特里厄斯手下的得力干将,无论是气力,还是用兵作战的能力,都是军中的佼佼者。潘帕塔斯野心勃勃,希望抓住眼前的机会大显身手。毕竟,如果打败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皮洛士,他一定会威名远播。

皮洛士接受了潘帕塔斯的挑战。双方进行了准备,然后两人走到战场上,较量正式开始。一开始两人相距较远,他们开始往对方身上投射标枪。接着,他们持剑近身搏斗,较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皮洛士虽身负重伤,但还是成功地把潘帕塔斯打倒在地。要不是潘帕塔斯的朋友们突然冲上去把他救走,皮洛士完全可以杀了潘帕塔斯。然后,两军继续作战。最终,皮洛士打败了潘帕塔斯的队伍,俘获五千名士兵,赢得战争的胜利。

虽然马其顿王国战败,但马其顿王国的将士一点都不憎恨皮洛士,他们甚至还有点儿崇拜皮洛士。在他们看来,战场上的皮洛士举手投足都透着高贵的气质,他们甚至在皮洛士的身上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影子。他们把皮洛士与德米特里厄斯作比较,觉得德米特里厄斯不如皮洛士。马其顿王国的将士们心属皮洛士,他们甚至设想,如果皮洛士长驱直下,攻陷都城,那么他们愿意立即投诚。不过,皮洛士没有这样做。当德米特里厄斯返回马其顿王国时,皮洛士已经撤回伊庇鲁斯。马其顿王国的百姓看到德米特里厄斯胜利归来,一点儿兴奋劲都没有。

从此,马其顿王国的百姓越来越不待见德米特里厄斯。在百姓眼中,德米特里厄斯是一位自负残忍的暴君。他不仅不择手段侵占邻国疆土,还对朋友蛮横跋扈。而皮洛士则懂得体恤下士,他对将士谦恭有礼。皮洛士生活俭朴,他不仅愿意同将士们共患难,更愿意和将士们共享荣耀,他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将士们的忠诚和勇敢。马其顿战役后,人们形容皮洛士为苍鹰。皮洛士对将士们说:“如果我是苍鹰,那么你们就是帮我飞向高处的翅膀。”

德米特里厄斯与皮洛士完全不同,他视军中将士为蝼蚁。他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无人能及,还不时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优越感。在衣着方面,德米特里厄斯既自负又虚荣,不惜花重金装饰自己,甚至用黄金和名贵的宝石来装饰衣袍和鞋子。他还命人用世界上材质最好的衣料为自己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衣袍。然而,衣袍还没有制好,德米特里厄斯就驾崩了。德米特里厄斯的继承者并没有将衣袍完成,而是将它收起来时刻警醒自己要以此为戒。

德米特里厄斯还有很多陋习,他无节制地放任自己的欲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放纵让他迷失了自己,并令别人厌恶。也正是这种放纵,让他最终失去民心。

后来,一个女人激化了皮洛士和德米特里厄斯的矛盾。事情是这样的:皮洛士的第一任妻子安提戈涅去世后,皮洛士又娶了几任妻子,这在当时实属正常。在皮洛士的几位妻子中,有一个叫拉纳莎,她是叙拉古国王阿加托克利斯的女儿。皮洛士娶安提戈涅是出于爱情。不过,他后来娶妻纯粹是出于政治目的:要么是为了扩大王国版图,要么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皮洛士迎娶拉纳莎是想得到克基拉岛。当时,克基拉岛归叙拉古国王阿加托克利斯所有。叙拉古国王阿加托克利斯准备把克基拉岛给拉纳莎当嫁妆。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克基拉岛离伊庇鲁斯非常近。也就是说,拥有克基拉岛可以极大地增强伊庇鲁斯的国力。

拉纳莎成了皮洛士的新娘却一点儿都不开心。她知道皮洛士中意的只是自己的嫁妆,并且皮洛士还有好几位妻子。回想新婚的誓言,再看看眼前的处境,拉纳莎郁闷极了。她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她感受不到皮洛士的爱意。于是,她愤然离开皮洛士,回到叙拉古。之后,拉纳莎派人将德米特里厄斯请到叙拉古,她告诉德米特里厄斯:“只要你娶了我,克基拉岛就是你的。”拉纳莎离开皮洛士后收回了自己的嫁妆,她自认为有权决定自己的归宿和嫁妆的分配。

德米特里厄斯接受了拉纳莎的建议。他前往叙拉古,娶了拉纳莎,并派部队驻守克基拉岛。随后,德米特里厄斯带着拉纳莎回到了马其顿王国。自此,皮洛士对德米特里厄斯的恨意更深了。

很快,皮洛士就等到报复德米特里厄斯的机会了。当时,德米特里厄斯因过度饮酒而高烧不退,最后病倒了。皮洛士趁机再次攻打马其顿王国。皮洛士率领大批人马直奔马其顿王国。此时,德米特里厄斯也带病上马,率军出城迎敌。此次作战胜负不明显。皮洛士多次进攻无果,最后带兵返回伊庇鲁斯。

皮洛士与德米特里厄斯之间战争不断,持续多年。战局时而对这方有利,时而对另一方有利。在后来的一次作战中,局势开始朝着对皮洛士不利的方向发展。因为当时正好有一件事分散了皮洛士的注意,皮洛士很快就转战到另一个地方。我们会在第五章详述这件事及后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