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再次攻打马其顿王国(公元前273年至前272年) CHAPTER X The Reconq...
皮洛士的性格有很大的弱点,他做事完全不会事先规划,全凭感觉。也就是说,他做事只听从本能召唤,不会事先制订计划,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这样的性格导致他不是朝着战斗目标努力,而是一味地冒险,一味地追求战场拼杀带来的快感。因此,皮洛士尽管能力超群,但没能成就令人瞻仰的伟大事业。他每次行动都是临时决定的,向来追求速战速决。一旦战局开始僵化,双方进入持久战,需要比拼耐力时,皮洛士总是抛下大部队仓皇逃走。他代表这样一类人—天赋极高,终其一生都奋勇杀敌,但因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人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潜力,却看不到他们取得实际成果。
因此,我们看到,这样的性格使皮洛士不停地转移战场。每到一个国家,皮洛士都能取得重大胜利。在集结兵马、远征行军、安营扎寨、陈兵布阵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战中,皮洛士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军事指挥才能。然而,每当战役取得一点儿胜利,正需要冷静、慎重地制订长远计划时,皮洛士就茫然失措了。这时,只要有人向他求援,他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去下一个地方参加新的战斗。读者会发现,皮洛士的战场从马其顿王国转到意大利,又从意大利转到西西里岛,然后又从西西里岛回到意大利,最后返回马其顿王国。他只享受战场上拼杀带来的快感,却从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在返回伊庇鲁斯的路上,得知马其顿王国局势陷入混乱,安提柯二世的政权还不稳固时,皮洛士立即决定再次攻打马其顿王国。不过,皮洛士并不想夺取政权,而是只想趁马其顿王国防御工事脆弱时,入侵马其顿王国掠夺财物。因为当初托勒密·塞劳努斯答应支援皮洛士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战事。然而,后来,皮洛士需要支援时,安提柯二世拒绝帮忙。因此,皮洛士觉得,他应该去马其顿王国进行掠夺。
此外,皮洛士出兵马其顿王国还有一个原因。他从意大利撤退时,带着一支部队。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大概几千人,但还是需要不少粮草和其他开销。当初皮洛士准备的物资很充足,但经意大利一战,所剩无几。因此,皮洛士认为,有必要发起战争来扩充兵力、补充物资。经过考虑,他决定袭击马其顿王国。
高卢内部因政见不同而形成了两个派别。趁高卢人内战之际,皮洛士招了一批高卢人加入自己的队伍。安提柯二世也将一部分高卢人收为己用。准备完毕,皮洛士率军向马其顿王国开进,他很快就越过了马其顿王国边境。
和往常一样,战争一开始,皮洛士就不断取得胜利。随着战争的推进,皮洛士连续攻下数个城池。慢慢地,皮洛士的目标变了,他不再满足于掠夺财物,还想彻底打败安提柯二世,攻下马其顿王国。多年前的那场战事让皮洛士在马其顿王国名声大振。此外,统治马其顿王国期间,皮洛士还深受百姓爱戴。百姓总是拿他和亚历山大大帝做比较,人们认为无论是从外貌气质和行事风格上看,皮洛士都很像亚历山大大帝。两人都英勇无比、慷慨大方。如今再次进入马其顿王国,皮洛士发现百姓依旧很敬重他。城里的几支守卫部队都加入了他的队伍。安提柯二世派了士兵侦察敌情,结果士兵不但没向皮洛士开战,反而加入了皮洛士的队伍。总之,皮洛士发现,出兵马其顿王国已不再是简单的抢掠行为了,而是一次公开的入侵行动。简而言之,皮洛士目前的任务就是与安提柯二世决一死战,并取得胜利。
皮洛士的兵力不断增强,实力得到了巩固。于是,他继续前进。安提柯二世好像在寻找有利的作战地点,率军不断撤退。据史学家记载,皮洛士很快在一个狭窄的山谷里追上了安提柯二世。从当时参战的人数及战事的激烈程度看,峡谷的底部地势比较开阔。
安提柯二世的主力军是方阵部队。方阵部队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兵种。这一兵种由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创建,即使不是腓力二世创建,也是由腓力二世改编过。单个方阵由四千名士兵组成,士兵的站位非常紧凑,整个方阵分为十六排,每排二百五十人。每名士兵都身佩短剑,手持盾牌。这个方阵的最大杀伤力来自士兵手中的巨型长矛。长矛六百三十厘米至七百二十厘米长。长矛的手柄很细,但很结实。长矛的另一端是钢制的。在作战过程中,士兵紧握长矛,直指敌人。矛很长,并且士兵之间的距离又很近,导致第五排士兵举的矛超过第一排士兵十几厘米。也就是说,第一排士兵能看到五把纵横交错、指向不同的铁矛的尖,队伍后方的士兵则会把矛放在前一排士兵的肩膀上,让矛尖指向斜上方。
在方阵部队中,每个士兵都有大型长矛防护。一旦方阵形成,其防御力坚不可摧。钢制矛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远看去就像是鱼鳞。方阵部队在平地上移动时,就类似豪猪般的巨型怪兽,让人无法靠近,更无法将其杀死。士兵手持盾牌,能够挡住任何方向的投射物,那些远处射来的飞镖、箭、标枪及其他武器都伤不到方阵里的士兵,即使是骑兵也无法攻破像铁蒺藜一样的部队。无论对方的攻势多强烈,结果都是不计其数的长矛刺到进攻者。
组建和指挥方阵部队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马其顿方阵部队的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一时之间,马其顿军中的高卢人还无法参与其中。于是,安提柯二世令高卢将领率领高卢军单独作战。在撤退过程中,安提柯二世的兵力分成两部分:方阵部队在前方,高卢人的部队在最后方。因此,皮洛士率军追到峡谷时,最先遇到的是高卢人。由于双方人数过多,整个峡谷挤满了人。
安提柯二世的军中还有大象。象群夹在方阵部队和高卢人中间。因此,如果皮洛士从后面追赶安提柯二世,会依次遇到高卢人、象群、方阵部队。
皮洛士率军向高卢人发起猛烈的进攻。高卢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还是被打得落花流水。紧接着,皮洛士进攻象群。击败了高卢人后,皮洛士的军队士气大振,想乘胜追击。很快,他们包围了象群。象群的指挥者纷纷投降。最后,皮洛士追上方阵部队。方阵部队迅速掉转方向迎战。此时,皮洛士命将士们在方阵部队前方站定。双方都在等对方先动手。这时,皮洛士骑着战马走出队伍观察方阵部队。他突然发现方阵部队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原来,多年前,皮洛士参加过马其顿王国的不少战事,他与方阵部队中的一些将领曾经共事过。于是,皮洛士喊出他们的名字,向他们打招呼。马其顿王国的将领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像皮洛士这样的大将竟记得自己的名字。接着,皮洛士劝这些将领们离开安提柯二世,因为安提柯二世根本没有继承权。皮洛士说自己才是合适的继承人,并鼓动这些将领跟自己一起打败安提柯二世。皮洛士的话很有用,那些将领很快就全部归顺了皮洛士。
很快,皮洛士占领了马其顿王国。不过,安提柯二世并没有放弃。他撤到马其顿王国的海岸线,并占领了几个小镇,但他已经丧失了马其顿国王的权力。很快,皮洛士派兵镇压了几个反抗的城邦。镇压成功后,皮洛士派高卢人负责驻守那些城邦。
战争结束后,马其顿王国百废待兴。了解皮洛士的人都知道,皮洛士根本不会处理国事。面对繁杂的政务,他一片混乱。他只会领兵作战,至于如何稳固政权,守护胜利果实,皮洛士一窍不通。
皮洛士本该用手中的权力巩固统治,从而建立一个持久稳固的政权,但皮洛士十分懈怠,他根本不理会朝政。很快,马其顿王国的百姓开始不满。皮洛士派高卢人驻守攻打下来的城池,然而,高卢人肆意妄为,压榨百姓。人们怨声载道,无奈之下,百姓向皮洛士求助,但皮洛士不管不顾。在皮洛士看来,带兵打仗是人生乐事,而处理纠纷、倾听民意则是折磨人的事。
我们不清楚,皮洛士会如何处理马其顿王国的内部矛盾,也无法想象经他治理的马其顿王国会成什么样子,因为在皮洛士即将接管政务时,发生了一件事帮他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这次的情况和往常相似,皮洛士接到一个邀约,请他再次出兵。不难想象,皮洛士迫不及待地接受了邀请。事情的经过我们会在下一章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