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流连风景的诗比较少,但每有所作,一定于所咏的景物观察入微,便把那景物做象征,从里头印出情绪。如: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倦夜》)

题目是“倦夜”,景物从初夜写到中夜后夜,是独自一个人有心事睡不着,疲倦无聊中所看出的光景,所写环境,句句和心理反应。又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虽然只是写景,却有一位老病独客秋天登高的人在里头。便不读下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已经如见其人了。又如: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从寂寞的环境上领略出很空阔很自由的趣味。末两句说: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把情绪一点便醒。所以工部的写景诗,多半是把景做表情的工具。像王、孟、韦、柳的写景,固然也离不了情,但不如杜之情的分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