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5年09月26日
前 言
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乐器,也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器物。《礼记》云:“士无故不撤琴瑟。”《琴会记》(唐·柳识)言:“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这些文献无不说明古琴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琴还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三千多年来形成了一个融琴律、琴调、琴谱、琴器、琴曲、琴论、琴史、琴人等为一体的庞大体系,可谓是中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乐器。
2016年4月,湖北枣阳郭家庙曹门湾墓区86号曾国墓地出土了一张2700余年前的古琴,这是目前所知考古出土最早的琴器。这张琴的出土印证了周代文献中多有琴出现的事实。但是这张琴通体略似高髻之人形,属“半箱琴”系统,与我们今日所见之传世琴尚有较大差异。目前所知与传世琴在器型上已无太大差别的最早的古琴考古资料来源于南京西善桥南朝(420—589)大墓,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上绘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中嵇康所弹之琴便与传世琴几无差异。这说明,最晚到南朝时,古琴的形象已渐趋稳定。
目前传世琴中最早的琴器是唐琴,唐代之后,宋、元、明、清历代均有古琴传世。这些传世琴器逐渐构建出一个“琴器”收藏系统,因此附着于琴器身上的文化信息越来越丰富,甚至逐渐演化出琴器鉴定的学问。
欣赏一门艺术,可以切入的角度是多样的,从琴器的角度入手,希望也能为古琴这一古老的艺术觅得更多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