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宇宙结构说

第一节 古代的宇宙结构说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据我国民间的传统说法,最初有一个叫盘古的人,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周围漆黑混沌一片。力大无比的他不知从哪弄来一把斧子,抡起斧子向周围猛砍几下,只听得稀里哗啦、轰隆隆阵阵巨响之后,一切豁然开朗,天地从此被分离开来。

开天辟地神话中所描述的威风凛凛的盘古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披荆斩棘的英雄气概。

img1

盘古开天辟地

我国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纪》中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描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去天地九万里。”

上文的大意是:当初天地未分,像个鸡蛋,盘古生于其中,历经18000年,这个“蛋”破开了,清的阳气较轻,上浮之后成为天,阴的浊气较重,沉下去成为地。位于天地间的盘古,一天能变化九次,比天地更有神通。天一日长高一丈,地一日加厚一丈,盘古一日也长高一丈。如此过了18000年,天长到极高处,地落到极深处,盘古也长得极高。后来又到了三皇(古人关于三皇的说法不一,通常称为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和人皇为三皇)时代,天地之间距离从小到大发展,最后达到九万里。

“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我们居住的大地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即天和地的关系,叫宇宙结构理论。在中国古代,天体学说有所谓论天六家:即盖天、浑天、宣夜、昕天、宆天、安天。其中主要有三家:盖天、浑天、宣夜。昕天基本上属于盖天体系,宆天是盖天说的翻版,安天则是宣夜的发展。其中主要的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昼夜说”。

“盖天说”有两种说法。

img2

盖天说示意图

第一种“盖天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挂在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关于方形的大地,战国时代阴阳家齐人邹衍说,世上有九个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叫赤县神州,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海。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穹庐般的天穹有一个极(这个极实际上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天就像车轱辘一样绕着这个“极”旋转不息。天圆地方说的最大破绽,就是半球形的天穹和方形大地之间不能吻合。迫其修改为:天地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悬在大地上空,有绳子缚住它的枢纽,周围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空有如一座顶部为圆拱的凉亭。天圆地方说提出的宇宙模型,只是凭感性的观察,又掺入了许多人们的想象。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广泛的影响,符合儒家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体系中占据正统地位。如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地坛,是方形的。这是天圆地方的象征性模型。

第二种盖天说已经有了拱形大地的设想,为以后球形大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但它仍然不能解释天体的运行,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盈亏等问题。

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思想,浑天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浑天说中天的形状,不像盖天说所说的那样是半球形的,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也是一个球,这个球浮在水上,回旋漂荡;后来又有人认为地球是浮于气上的。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宣夜说则认为,“天”并没有一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绝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思想。它在人类认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img3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浑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

就其宇宙结构理论来说,宣夜说确实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提出来一个朴素的无限宇宙观。但是从观测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宣夜说却不如浑天说的价值大。浑天说能够近似地说明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宣夜说只能指出它们运行的不同,却没有探讨其运行的规律性。修订历法时,浑天说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宣夜说却仅仅具有理论意义。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宣夜说无疑应有重要意义。

创世说

这是西方关于宇宙起源的传说。约公元前2世纪出现的犹太教《圣经》(即《圣经·旧约》),第一篇就是大名鼎鼎的《创世纪》(即创世的记录),开头就叙述了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太空;第三天创造了大地和海洋,创造了地球上的植物蔬果;第四天创造了分掌昼夜、计时定季节的风光天体,第五天创造了有生命的动物、飞鸟;第六天创造了牲畜、昆虫、野兽,并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直到第七天才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