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外资并购特征及产业指导目录分类

分析外资并购特征及产业指导目录分类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企业把上市公司选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借助壳资源,能以较低的成本注入其产品、技术等,加快进入速度。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国将产业分类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大类。在这一行业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充分的竞争实力,也就是具有核心竞争力。

分析外资并购特征及产业指导目录分类

(1)从并购类型来看,上市公司并购成为外资并购主要选择。跨国企业把上市公司选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借助壳资源,能以较低的成本注入其产品、技术等,加快进入速度。一般来说,跨国企业偏好股权分散、公司治理相对规范的上市公司。

(2)从并购对象来看,以集中、重点并购为主,并且偏好于行业龙头企业。是否在行业中占据重要的竞争地位是外资企业选择并购对象的主要标准之一,比如在畜牧产品市场上,2014年8月KKR集团斥资26.4亿元获得圣农发展约18%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圣农发展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和鸡肉销售的企业,这些条件正好符合KKR这样的跨国企业对行业龙头的偏好。

(3)从并购方式来看,主要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收购股权,如要约收购;第二种是通过购买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并以债转股的形式进入上市公司,以提高其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

(4)从并购行业来看,外资主要对象是战略产业。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国将产业分类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大类。据此,可以把发生外资并购的主要行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受政策限制,只能参股的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其敏感性,受到产业政策限制,一般具有垄断优势。主要包括金融业、通信业、仓储、港口和运输业。第二类是外资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行业。一般进入该类行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并购现有企业,主要包括汽车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第三类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存在资源互补效应的行业。在这一行业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充分的竞争实力,也就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外资主要是希望获取互补性效应,典型的行业就是零售业。(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外资的主要并购对象集中于战略性行业,如汽车、机械、石化等,典型的案例就是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铃汽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一次性收购非流通法人股的形式收购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中国汽车行业

但随着中国吸引外资产业政策放宽和调整,外资的眼光逐渐转向金融服务、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如美国新乔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权、德勤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世界第三大连锁零售商TESCO收购乐购连锁超市等大型服务业并购案件频频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