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存货日常管理实践

高效存货日常管理实践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类存货品种少,资金占用大,其管理得好坏关系极大,是存货管理的重点。

高效存货日常管理实践

【知识准备】

加强存货日常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保持科学合理的存货量。一个大型企业往往有成千上万种存货项目,有些存货价值大、数量多,有些存货价值小、数量少,如果不分重点,对每一项目存货都进行周密的规划、严格的控制,不仅使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而且也容易顾此失彼。因此,加强存货日常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控制订货的数量和订购时间,选择适当的订货方式,最常用的方法是ABC分类法、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等。

一、ABC分类法

图5−10 存货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于19世纪首创的,以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ABC分类法就是遵循“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重点存货与一般存货加以划分,分别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如图5−10所示。

ABC分类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内容是:

A类: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的存货(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70%左右);

B类:介于A、C两类之间的存货(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2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20%左右);

C类:金额微小,但品种数量众多的存货(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7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10%左右)。

A类存货种类虽少,但占用资金多,因而应集中主要力量,对其收入、发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C类存货虽然品种繁多,但占用资金不多,对这类存货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规划和控制;B类存货介于A类和C类之间,应给予相当的重视,但不必像A类那样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

【例5−10】某企业共有15种材料,共占用资金80 000元,该企业存货控制采用ABC分类法,各种材料的归类情况见表5−11。

表5−11 各种材料的归类情况

(www.daowen.com)

根据以上分类,该企业分别确定对A、B、C三类存货的不同控制措施。

A类存货品种少,资金占用大,其管理得好坏关系极大,是存货管理的重点。抓好A类存货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占用,对于A类存货,要实行分品种重点规划和管理,科学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经常检查其库存情况,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对存货的收、发、存进行详细记录,定期盘点,并努力加快其周转速度。

B类存货介于A、C两类之间,实行次重点管理,一般可按存货类别进行控制,可适当放宽经济采购量,尽量节约人力、物力,以降低其成本。

C类存货品种繁多,资金占用较少,一般可以采用比较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通常采用总额控制的方式。可根据经验确定其资金占用量,或者规定一个订货点。当存货低于这个订货点时就组织进货,酌量增大每次订货量,减少订货次数。

二、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

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又称零库存管理、看板管理系统。它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是指制造企业事先与供应商和客户协调好,只有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或零件时,供应商才会将原料或零件送来;而每当产品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拉走。这样,制造企业的库存持有水平就可以大大下降。显然,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需要的是稳定而标准的生产程序以及与供应商的诚信,否则,任何一环出现差错,将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止。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减少甚至消除对库存的需求,即实行零库存管理,比如,沃尔玛、丰田、海尔等。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进一步地发展,被应用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集开发、生产、库存和分销于一体,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实务训练】

实训5−11 分析汽车制造企业与4S店的库存关系对双方造成了什么影响?汽车制造企业的零库存是否反映了其真正销量?

【思维培养】

1.Dell(戴尔)计算机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实现原材料的零库存管理。Dell的直销是如何进行的?

2.分析从MRP(物料资源规划)发展到MRP—Ⅱ(制造资源规划),再到ERP(企业资源规划)以及后来的柔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

【教学视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