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定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探讨

特定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探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市场经济的运行是由资本关系决定的,并被利用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对市场经济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关系和地位都有准确的表述,简述如下。

特定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探讨

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价值关系,这里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但市场经济从来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制度,它只能附着于特定的生产方式上,被利用来为该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根本利益服务,因此,它总是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方法存在并发挥作用,被利用来服务于特定生产方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市场经济的运行是由资本关系决定的,并被利用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把人的劳动力变为商品,通过资本与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由此把原来小商品生产的为价值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的为剩余价值生产,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动机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大大超过了为价值生产的一般商品经济。马克思说:“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资本作为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富的一般形式的欲望,驱使劳动超过自己自然需要的界限,来为发展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1]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它的历史作用就表现在这里。

第二,为服从资本家本身的要求,迫使按价值交换的原则发生转型,把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求的按价值交换的原则,改变为按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交换,建立起资本家之间的剩余价值再分配关系。这一转变大大推动了资本家的无限资本积累欲望和推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成就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时,由此带来的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也暴露出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暂时性。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与一般市场经济是怎样有机结合的,可以把它概括出三点认识:(1)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资本主义制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2)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中,资本主义关系是主导方面,它把市场经济作为方法、手段利用来为资本主义服务;(3)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是资本主义关系,而不是一般的市场关系;是剩余价值,而不是价值一般。所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有人把这句话中的“阶级统治中”几个字换为“市场经济中”,这就表明没有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内容,只不过是为鼓吹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虚幻的巨大作用,以便于他们用市场作用贬低抹杀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根本性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轻率、任意修改是对经典著作的极大的不严肃,缺乏起码的实事求是精神,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对市场经济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关系和地位都有准确的表述,简述如下。(1)马克思认为,市场关系对资本主义来说是“形式”“表面现象”,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仅仅成为“属于流通过程的形式。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他人的已经对象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他人的活劳动”。[3](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斯大林依据马克思的思想,作了另一种表述。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关系是“外壳”“在国内经济流通领域内,生产资料却失去商品的属性,不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计价等等)”。[4]这里是把马克思关于市场关系在特定生产方式中地位的基本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3)邓小平把马克思的理论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把市场经济看作利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法”“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驾驭市场”,他在2014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研究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善于驾驭市场,党和它领导下的政府是市场的驾驭者,“应成为善于驾驭的行家里手”。[5](www.daowen.com)

可以明显看出,马克思和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领导人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都清楚地表明了市场经济与它所处的特定生产方式之间的真正关系,不在理论上搞清这种关系,贸然去探讨和论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就等于是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科学准确地揭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这当然也就不能科学地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理论,邓小平已表述得十分清楚,这就是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当作利用的手段、方法,明确地为二者关系做了科学定位,从而也指明了二者怎样有机结合和更好结合。当前党中央习近平更明确地提出“驾驭论”,这是更简明科学的概括,这就简要地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二者的基本关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科学定位,把二者有机结合的理论又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没有比“政府驾驭市场”的表述更简明、科学、准确地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也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问题的了。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概括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们把二者概括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内容是相同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里的实质内容也就是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还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样提问从理论上说是不正确的,它容易误导人们的认识。社会主义要利用市场,是要适应它的要求,就像驾驭一匹马,你不适应它的脾性是没法利用它的。但是从二者基本关系上讲,不是社会主义适应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经济要适合社会主义的需要,因为市场经济只是一种交换方式,是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利用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因此,市场经济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的要求,不适合的必须改。像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合资本主义要求的方面必须改变,按价值交换不适应资本主义获取平均利润要求,它驾驭市场,把按价值交换原则改为按生产价格交换,很清楚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决定力量,它的力量主要从它所从属的社会制度中去找。还有些人说市场经济一些基本原则不能改,因为市场经济存在这么多年了,发挥那么大的作用,这类说法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市场经济原则必须根据所在的生产方式的要求调整,上述观点是我们探讨市场经济的作用必须有的正确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