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后标题:推进国企科技成果转化与提升综合国力的机制

优化后标题:推进国企科技成果转化与提升综合国力的机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建议在国有企业中,积极进行科技人员持股或通过成果转化收益形成期股的科技产业公司改革试验,并尽快制定改革实施细则。在与科技成果挂钩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允许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有一定范围的浮动而不视为国有资产损失。

优化后标题:推进国企科技成果转化与提升综合国力的机制

1.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可以从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国家要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科技劳动的客观价值,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尊重技术要素,并在分配中充分体现技术要素重要性的理念,要坚持市场决定原则,规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转化运用的责任、义务,增加程序性规定和处罚性规定,尤其要加大对虚假转移转化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促进转化运用投入政策,以贴息和后采购等方式来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国有企业要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立项和审批时间,进一步提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建议将专利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用于奖励。同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建议在国有企业中,积极进行科技人员持股或通过成果转化收益形成期股的科技产业公司改革试验,并尽快制定改革实施细则。在与科技成果挂钩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同时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提供足额科研经费的同时,解决住房、医疗保障和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应突出以效益为导向,在保留必要的行政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市场性评价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允许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有一定范围的浮动而不视为国有资产损失。主管部门要在备案中核查是否遵循了国内产业或中小企业优先原则。改革科技计划、能力评价、机构认定、人才选拔使用等知识产权评价政策,增加知识产权质量与转化运用指标。

2.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是“搭平台”,即要搭建协同创新的技术平台、转化平台和融资平台。

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在认真总结国内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切实发挥联盟作用,重点解决基础性与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制约。国有企业要善于利用行业龙头地位,积极带头组建各种开放式产业联盟,重点化解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中存在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障碍。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更大力度的财税扶持政策,如实验设备和限量样车进口减免进口税收、先征后返和税收抵扣等。建议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向企业倾斜。

3.鼓励多元创新模式,统筹推进对外对内开放和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多种形式的创新模式,支持企业采取包括收购重组、委托开发、购买专利和技术许可等方式开展技术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www.daowen.com)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重点由“请进来”为主转向“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重点推动“走出去”。对企业在海外并购研发机构、专利、品牌,以及建立研发中心等行为,国家应给予商务、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如简化行政核准程序,放宽外汇汇出管理,利用国家主权金和外汇储备从事海外并购等。

大力推进对内开放与合作。一是不断拓展对内开放范围。对内开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许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建议切实消除进入壁垒和障碍,特别是对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的不合理的进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各种企业良性竞争和互动发展的格局。二是推动产业重组。突破市场准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采用金融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三是推动深度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好利益分配关系,推动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维度的合作。建立起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学术带头人交流机制和交叉任职制度。

【注释】

[1]原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