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价值网络经营观念的创新

价值网络经营观念的创新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价值网络日益广泛的今天,公司战略不再只是瞄准自己的资产,而是要去寻找能够经营别人资产的机会。基于价值网络的竞合并不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同业兼并,例如中国啤酒业的合并浪潮,兼并者意图用资产和品牌联合的方式来消除竞争,但这种想法可能导致竞争向行业中的几个寡头集中,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价格战。这不在于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关键在于企业对关系管理的观念是否得当。

价值网络经营观念的创新

(1)瞄准别人的资产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经营管理书籍大多讲述的是同一件事情——如何管理好企业的生产、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只盯住内部,稍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则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进行职能部门的协调和营销方面,开始学会了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但从资源角度看,所有的企业战略不外乎是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应对竞争,另一个则是如何赢得市场。而那些逐渐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企业也渐渐学会了关注外部环境,将精力放在如何规划企业的未来上。这些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功课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到了困境,许多现实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那就是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后,不按规则出牌的人却取得了成功,那些只顾埋头苦练内功的企业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可见,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需要更新。

在价值网络日益广泛的今天,公司战略不再只是瞄准自己的资产,而是要去寻找能够经营别人资产的机会。通过价值网络的构建,即使是一家小企业也能“呼风唤雨”,由价值网络联结的众多企业,围绕同一个价值主张展开经营,网络内的资产具有虚拟属性,聪明的企业家完全可以经由价值网络间接使用其协作伙伴的资产,这种新的思维将突破以往传统战略管理的资源边界限制,企业家如果拥有这种外向型思维,那么,公司的战略计划书将会重新编写。例如,戴尔计算机作为一家IT业的后起之秀,它的资源优势和能力远不及IBM、HP这样的巨人,但是它的商业模式立足于瞄准别人的资产,通过网络直销方式,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采用订单生产,然后在虚拟工厂中分配订单,没有店面成本,没有库存成本,还可以先行“占用”顾客的资金和供应商资产,这种依托网络的定制加直销使得戴尔成为最成功的后发者。与此相反的商业模式是中国长城,这家几乎与戴尔同时代进入市场的老牌企业选择了“技、工、贸”一体化的道路,自己开发微机的全部软硬件,并投资建厂,采购元器件进行生产、仓储和销售,最后却倒在自身庞大的资产面前。

(2)竞合比竞争更重要

竞争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它在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后就已经存在了。过去的竞争观念导致了企业家们把几乎所有的交易对象都视为竞争因素,如行业中的领先者、新闯入者、供应商甚至顾客。受到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影响(实际上,该套理论在中国国内绝大多数商学院的MBA教材上还大行其道),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和实施计划,当一家企业遭遇到无法解决的经营难题时,管理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联合”,而是自行解决,或者求助于管理咨询,实际上,这样的手段也解决不了问题。受制于资源和能力的制约,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可能“无所不能”,利用市场中已经成熟的能力完全可以走捷径,哪怕这种能力只存在于竞争对手中。

基于价值网络的竞合并不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同业兼并,例如中国啤酒业的合并浪潮,兼并者意图用资产和品牌联合的方式来消除竞争,但这种想法可能导致竞争向行业中的几个寡头集中,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价格战

在竞合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家们学会了从价值网络中获取更多的资源要素开展共同的经营活动,合作对象不局限在供应商,也包括了顾客,甚至是竞争对手。例如,在区域产业整合中,一些具有区域品牌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一改过去以价格战为主的常规竞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竞合的思路进行产业链的重组。广东佛山陶瓷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从竞争走向竞合,各个陶瓷企业从过去追求品种齐全的大而全,调整为突出产品优势和适当互补的产业分工,降低了重复投资的浪费,佛山陶瓷企业从产业链中细分市场并各自占位,找到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思路,最终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专业化互补的区域产业价值网络,同样的经验也适用于国内许多恶性竞争的区域性产业品牌。(www.daowen.com)

在价值网络中,企业家必须想到的是,现在不再是单兵作战的年代了,而是可以依托整个网络来开展竞争,当竞争并不能解决经营难题时,不妨换一换思路——重组价值链,构建一个新的价值网络,然后,用合作方式展开经营,或许能带来共赢的局面。

(3)用关系视角思考问题

在消费个性化时代,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价值交换双方彼此的关系。多数企业的经营实践证明,关系能带来附加价值。在信息时代,技术革命一日千里,企业可以借用新技术手段来帮助他们管理客户关系,例如,CRM系统,它可以建立大规模的数据库,但令人遗憾的是,大约有55%~75%的CRM项目没有完成既定目标,问题的症结在于很多公司只是将网络技术看做降低成本的手段,而没有成为企业保持顾客价值的载体。许多企业的CALLCENTER中心采用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答,千篇一律的回答和等待让顾客感受不到服务的价值,这是典型的表面文章,而传统方式,如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亲情化、人性化的客户接触界面等,更能让顾客感到维持双方关系的价值。这不在于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关键在于企业对关系管理的观念是否得当。

另一个在实际经营中运用较广的是供应链关系管理SRM,其思想一度风靡企业界,这也是目前最完善和最有效的关系管理工具。在IT技术的帮助下,供应链管理确实改变了过去生产组织和产品交付的诸多缺陷。例如,借助适时查询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协调产品的交付和订购,提高响应速度,节约供应成本,增加供应商的满意度等,在今天的汽车行业,不依靠供应链管理工具,企业的生产组织几乎无法进行。供应链关系管理并非是数据统计工作,如果不基于关系来实施,顶多只能算是“进销存”的电算化软件系统。

关系管理的思想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但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价值交换对象的关系发展,也没有相应的规划,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富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到最后是昙花一现,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潜力。在价值网络中更应该考虑到关系管理的范围,要覆盖到全部价值交换对象,不仅是现实的对象,也包含潜在的可能成为未来的价值交换对象,更重要的是,各个关系模块要协调一致,更要避免供应链关系管理与顾客关系管理各行其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