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现农村发展的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现农村发展的新时代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背景下,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 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现农村发展的新时代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魅力乡村建设;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农村创新创业投资兴业蔚然成风,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5年间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农村消费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过去5年累计68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

另一方面,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在此背景下,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 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是顺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求,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决定的。(www.daowen.com)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演变趋势,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