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送教下乡,助力农民转型升级

实施送教下乡,助力农民转型升级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送教下乡是将城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务技法推广普及到乡村的各类活动的统称。此后各州农务委员会和农学院校大力推动,农民讲习会盛行全美各地。通过持续创新以农民为本的送教下乡运动,“催生”出美国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各种农业技能培训模式充分发展,对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协作体系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实施送教下乡,助力农民转型升级

送教下乡是将城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务技法推广普及到乡村的各类活动的统称。

1.主要形式。一是农民讲习会(Farmers' Institute)。1863年,马萨诸塞州农务委员会在冬季农闲时节举办2—3天的农民讲习会,促进城市政治、教育等机构与农民进行交流。此后各州农务委员会和农学院校大力推动,农民讲习会盛行全美各地。但是,农民讲习会存在着培训时间较短和农民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践较难的缺陷,因而效果不够显著。二是农业科技示范田(Demonstration Farm)。为了弥补农民讲习会的缺陷,美国送教下乡之父希曼·纳普提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手实践方为最佳”的农业科技示范田思路,即通过租种农田向农民传递先进理念,引导农民用先进技法进行耕种和管理,使农民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以此为基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务技能。(www.daowen.com)

2.主要成果。通过持续创新以农民为本的送教下乡运动,“催生”出美国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各种农业技能培训模式充分发展,对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协作体系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农学院校、农科实验站系统、农民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和全力支持,促使送教下乡运动得以蓬勃兴起,促进农民向新职业群体转型,极大提升了农业从业者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意识,农民阶层的“向学之心”得以确立,农民务农生涯融入了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体系要素,促使农民迈进新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