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与管理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与管理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兴元亡,蒙古退出中国,分别在欧洲与印度建国。清于蒙古政制,以旗为单位,内蒙诸旗直接隶属于理藩院,外蒙诸旗则由乌里雅苏台将军及库伦办事大臣管理。清初对于蒙古颇听其自然,无积极开发之意,故亦采封锁政策,以防闲蒙汉之接触。乾隆十三年、十四年、三十七年,嘉庆四年、十二年、十六年,先后申禁,汉民不得在蒙古开荒地。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与管理

明兴元亡,蒙古退出中国,分别在欧洲与印度建国。清初立国,遂开始经营内蒙,先后征服喀尔喀五部,阿鲁诸部,喀喇沁、土默特、察哈尔等部,于天聪八年大抵完成。康熙间乃积极经营外蒙,康熙三十四年,帝出兵十万,亲征噶尔丹,大胜,而外蒙遂定,乃采驻防制度以制之。先是元世祖时,喇嘛教已入蒙古,至是雍、乾两朝,于外蒙奖掖喇嘛教,以怀柔之,于其部长锡以王公、贝勒、台吉之爵,外蒙既并于中国而同化之,长城之防遂无形撤守。清于蒙古政制,以旗为单位,内蒙诸旗直接隶属于理藩院,外蒙诸旗则由乌里雅苏台将军及库伦办事大臣管理。清初对于蒙古颇听其自然,无积极开发之意,故亦采封锁政策,以防闲蒙汉之接触。当时限制汉人自由出入蒙古,内地人民赴蒙经商者须持凭照,河北北部之朝阳、赤峰平泉建昌,山西北部之归化、绥远等处,均禁民垦耕,并规定不得在蒙古购买土地或长期居住。乾隆十三年、十四年、三十七年,嘉庆四年、十二年、十六年,先后申禁,汉民不得在蒙古开荒地。咸、同以后,其禁渐解,汉人往者日众,土地垦耕、工商经营,络绎道途,沿边墙地带之经济遂日臻繁荣。蒙古畜产雄富,士马精妍,皮革、羊毛世人熟知,其矿藏、黄金、药材,亦所在多有(蒙古产大黄,自宋元以来运销中亚诸邦。见《马可·波罗游记》。尚有黄蓍、甘草枸杞、木贼、防风、赤白芍等,运销国内)。(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