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一流国家中的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美国一流国家中的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00年,基于卢森堡收入研究的报告进行分析,美国的贫困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明显较高的。“经济机会行动”计划的执行期为十年,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美国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美国的贫困救济政策确实对于缓解其国内的贫困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一流国家中的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富裕程度和社会生产力发达程度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名列前茅,但是其贫困问题同样也比较严重,“富裕中的贫困”既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又是美国贫困特征的高度概括。在1960年,美国的贫困发生率为22.2%,被官方划定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到3900万人,1978年贫困发生率降至11.4%,此后贫困发生率又回升,在经济衰退期的1981年为14%,至1985年一直保持这一贫困率水平,当年仍然有3300万人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到1994年,美国的贫困率又上升到15.1%,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到1960年的数量,达到3900万人。

在2000年,基于卢森堡收入研究(LIS)的报告进行分析,美国的贫困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明显较高的。表7-1是其中18个国家的贫困发生率,其中美国的总体贫困率达到了17.8%,最接近美国的是意大利,为13.9%,因此可以说美国的绝对贫困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高之一。

表7-1 18个发达国家的贫困程度[4]

续表

注:列中有关美国的数据是1994年的。

美国的反贫困措施基本上包括以下四大体系:

(一)反贫困计划

反贫困计划是美国反贫困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效地实现了美国贫困发生率的大幅下降,并为发达国家甚至全世界提供参考和借鉴。196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提出“向贫困挑战”的号召,“经济机会行动”计划由此展开。“经济机会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十项计划,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授权计划,即政府调动社会各部门的积极性并引导其执行的计划,如各大学所开展的勤工俭学计划、社会福利结构开展的就业计划、农业部开展的乡村小额贷款计划以及劳动部门开展的青年人才计划等;另一类是直接计划,即政府直接参与制定和执行的计划,如地区发展计划、共同行动计划、职业团体计划、向贫困挑战中心计划等。“经济机会行动”计划的执行期为十年,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美国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二)财政补贴政策

美国财政补贴政策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学费分期偿还机制,贫困学生的学费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分期支付,以此保障贫困学生的就学机会。二是收入平等政策,目的在于缩短社会收入之间的差距,将不同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三是负所得税计划,以贫困线为依据征收所得税,当家庭年收入高于贫困线时,家庭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缴纳正的所得税,当家庭年收入低于贫困线时,政府将根据家庭年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额支付一定的资金,也就是负所得税,政府支付金额与家庭年收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负所得税计划的目的就在于保障每个家庭的年收入达到最低水平。四是纳税家庭津贴制度,对于拥有儿童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www.daowen.com)

(三)贫困相关的公共政策

贫困相关的公共政策致力于解决种族、性别等引起的就业以及收入差距问题,为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合理的收入水平。

(四)公共福利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福利政策在美国贫困问题缓解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包括四项主要内容,分别是食品补贴、额外保障收入、儿童抚养补贴以及医疗救助,这四项内容是美国福利制度的核心所在。

美国的贫困救济政策确实对于缓解其国内的贫困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罗伯特·兰克的说法,美国建立起的这个社会保障网络,可以用“仅仅满足最低要求”来进行描述。与其他工业化的国家相比,美国投入到救助经济脆弱者项目中的资源要少得多。事实上,美国在社会福利项目上的投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除了日本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都少(Gilens,1999)。与之相反,大部分欧洲国家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社会和保险项目,以此来避免家庭陷入贫困,其中包括客观的家庭和孩子的津贴,向有孩子的家庭直接提供现金形式的转移支付。在这些国家中,失业救济也比美国慷慨得多,救济的期限超过失业后的一年,这样可以给贫困者以足够的时间去应对可能的收入变化。

正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差异,使得欧洲和加拿大显著降低了贫困水平,而美国的社会政策在减少贫困方面只是起到了很小的作用。表7-2列示了根据卢森堡收入研究(LIS)的分析报告,美国面向经济脆弱人群的社会和经济项目,在帮助这些人家庭摆脱贫困的能力上是极其有限的。

在表7-2中,转移支付前的贫困比例是指如果没有任何福利款项、失业补偿、社会保障款项等政府收入转移支付,该国的贫困发生率。转移支付后贫困比例是指考虑了政府转移支付后的贫困发生率。通过这种前后两种比率的比较,可以揭示政府政策在降低一个国家的整体贫困水平的有效或无效程度。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加拿大和欧洲能够通过相应的财政扶持等转移和救济政策,让很大比例的经济脆弱人口脱离贫困,而美国在其社会保障网络方面提供的帮助依然是较小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整体贫困率持续处在高位。

表7-2 选定国家的政府减少贫困能力的比较分析[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