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独特核心竞争力:借鉴国际自贸港经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

打造独特核心竞争力:借鉴国际自贸港经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一流自贸港的经验,积极打造上海自贸试验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表3汇总了国际主要自贸港的发展情况,并对比主要自贸港的开放程度。税收优惠是世界上各个自贸港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若要为今后自贸港建设打基础,就需要提升自贸试验区税收方面的优惠力度,且通过立法保障税费公开透明以及可预测性。

打造独特核心竞争力:借鉴国际自贸港经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5]。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考察时也强调:“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6]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一流自贸港的经验,积极打造上海自贸试验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不同国家的开放程度、自然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各国自贸港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就是税收优惠、外汇自由支付、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开放的企业准入制度以及鼓励民间和跨国资本投资。表3汇总了国际主要自贸港的发展情况,并对比主要自贸港的开放程度。

表3 国际主要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

(续表)

从表3可知,香港新加坡以及迪拜是制度建设完善、发展成熟的自由港,并且均有各自特色的制度安排和开放政策,可以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发展,尤其是临港新片区建设的对标样本。具体来说,应在以下几方面所有突破或创新

第一,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世界上各个自贸港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若要为今后自贸港建设打基础,就需要提升自贸试验区税收方面的优惠力度,且通过立法保障税费公开透明以及可预测性。要推进税收制度创新,与其他优惠举措形成合力,推动离岸业务发展,综合运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降低港区内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税费水平。(www.daowen.com)

第二,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改善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7],所以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完善融资租赁体系,为商贸活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保证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给予企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加强自贸港的对外沟通交流,保持与其他自贸港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应加大力度调减负面清单,推广实行工商登记和商务备案一起办理以及允许地方政府在权限范围内出台适合本地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第三,确保人员、金融、物流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的自由,这是国际自贸港的基本特征。规范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自由贸易港内企业人才提供签证便利和出入境便利措施。建设自贸港要有稳定的政策体系,保证企业所需资源能充分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率配置。建设体系完善的交通网络,降低企业贸易成本,确保企业的物流畅通。提供便利的签证服务、快捷的货物通关程序、公开透明的收费模式,给企业最大的安全感。

第四,做好配套的金融制度改革。放开外汇管制,确保港区内企业的金融自由,提供便利的汇兑业务和资金周转服务。由于中国并未完全开放资本项目,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自贸港的成功经验,比如新加坡通过渐进式放松资本项目,将在岸金融与离岸金融相互隔离监管,然后在防控风险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助力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第五,出台更为有效地鼓励创新探索的制度设计,形成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改革开放氛围。我们面临的改革环境比较复杂,制约改革的“绊脚石”既有不作为、不担当、畏难情绪等主观原因,也有机制不完善、保障不得力等客观原因。要让改革创新的步子更加铿锵有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思想引导、干部管理,唤起改革的精气神;另一方面更需要针对改革开放工作特点和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不断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合力,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其中,既包括要建立有效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机制,还应当包括探索如何在遵循现有法律框架和突破陈旧过时的法律框架之间的有效路径问题。比如,针对境外公司要向境内公司支付资金,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做法还是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而深圳前海的做法是依照国际惯例予以充分信任,先让他们进来,免予核查,但要求其保留相关材料,以备政府将来随时审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把鼓励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8],鼓励创新探索,尤其是基层的改革创新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活力,应当从制度设计层面,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