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等在内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精神富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在现阶段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定位,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等在内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精神富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在现阶段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定位,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些年,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了较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若从现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层面来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要继续加强和提升。这就意味着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要使人民群众都能公平地、平等地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文化权益,并在此基础上享受到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为此需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对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努力以标准化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意其公平性、公益性和均衡性的实现,要大力解决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较为落后、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以及精神文化项目层次不高、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通过城乡“结对子”等常态化方式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此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地区加快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精神富足,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打下坚实根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