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闪联联盟核心企业的研发能力分析

闪联联盟核心企业的研发能力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提升闪联标准产品产量,增加收益。完成初步审核后的企业,现有工作组的核心企业成员进行表决,以最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确定该申请企业能否成为联盟的正式成员。

闪联联盟核心企业的研发能力分析

7.3.2.1 核心技术预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Computer)、通讯产品(Communication)与消费类的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产品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所提供的服务不断丰富时,为了提高生活的便利,实现这三类产品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互通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早在1999年,微软就耗资数十亿美元,联合中国PC与家电巨头联想海尔、步步高等企业推出了“维纳斯计划”,即在电视机上安装一个机顶盒,以实现电视机电脑的融合。尽管最终因为当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滞后,以失败而告终,但也为未来3C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从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03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与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6800万和2572万;CN下注册域名数和WWW网站数则达到了25万和47.4万;国际出口宽带数与IP地址总数分别为9640M和32084480个[316]。良好的网络环境,为3C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面对未来3C融合将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为了抢占更多的3C市场份额,不少国家与企业纷纷加入到开发3C融合技术中来。早在1997年,日本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与夏普等六家企业就成立了研发标准化家庭网络标准规格的ECHONET协会英特尔、微软、飞利浦等17家电子消费行业巨头则于2003年6月组建了“数字家庭工作组”,以开发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内容共享的数字家庭产品。

在3C融合技术发展条件完善与国外技术发展带来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作为中国家电企业领导者的联想、海信、TCL与中国通信领域三大企业之一的中国电信共同选择了信息设备交换技术进行研发,以提升中国企业在未来3C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图7.4 数字家庭专利

联想、海信等企业之所以选择闪联标准相关技术进行研发,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早在1999年联想就与微软进行了合作,对研发相关3C融合技术积累了一定经验;另一方面则在于,数字家庭市场中其他企业研发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家庭”(digital home)为关键词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得到1997—2002年的专利数据变化如图7.4所示。由图7.4可知,随着时间的发展,围绕数字家庭开展的技术研发在不断发展,尤其是时间越往后,专利数据的增长越快。因此,技术发展趋势也影响着联想等企业研发技术的选择。

综上,在外部环境作用、技术发展与企业自身能力的共同影响下,联想、海信等企业选择3C融合技术进行研发,这为闪联标准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7.3.2.2 技术研发模式

在确定技术研发方向后,联想等企业就如何进行技术研发进行了选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对联想、海信、TCL与电信在2002—2005年间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检索,结果发现这四家企业在这段时间内都是以独自申请专利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企业战略的角度看,此阶段核心企业进行专利申请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研发的技术进行法律保护,并凭借技术获取市场应用与技术许可带来的收益;同时,借助申请的技术专利在市场上构筑一道技术壁垒,阻挡其他企业的进入,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出于上述目的,企业此时技术研发的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联想、海信等企业作为国内家电、通信等行业的领导企业,自身研发资源与研发实力都处于领先位置。因此,这些企业都具备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对企业未来发展有正向积极作用。为此,企业选择技术自主研发模式。

综上,从企业战略与发展的角度,核心企业在此阶段中都是以自主研发的方式为主。而到了闪联标准化发展的后期,一则闪联标准面临的压力增大,如2004年2月,索尼东芝、日立等日本企业成立了泛在开放平台论坛(UOPF)联盟;2004年7月,海尔、清华同方等组建了e佳家联盟;这都使得3C融合技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二则随着闪联技术的发展,企业在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后,下一步是将闪联技术实现商用。此时,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提升闪联标准产品产量,增加收益。从知识溢出的角度来看,合作研发就成为企业的最优选择,因此,海信、TCL等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的方式,来完成闪联高清电视、闪联手机等一系列闪联产品的研发。

7.3.2.3 闪联标准技术完善

闪联标准试图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家电、电子等产品间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一般由基础协议、智能应用框架与基础应用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由擅长该领域的企业负责,如联想主要负责基础协议,TCL侧重测试应用,海信则主要对应用模式开展研究[317],从2002年到2014年间,联想、海信等企业的闪联专利申请总数如图7.5所示[318]

图7.5 核心企业专利申请数

除核心技术外,技术标准要成功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还需其他众多相关配套技术。因此,在闪联标准化中,除了联想、海信等核心企业研发的门户网关键设备互连(CN1172495C)、宽屏互动(CN2519561Y)技术外,还需选择相关配套技术,如数据接口电源控制等加入其中,共同构建闪联标准专利池。这一过程的实施步骤为:

联想、海信等核心企业首先依据闪联标准构成框架的技术特点选择构成闪联专利池的潜在核心技术,如基础协议定义了设备间的统一资源的发现与发布机制、设备配置管理、服务访问等机制、安全规范等;智能应用框架则定义了各种应用模式的客户、服务、数据对象及它们间的交互规则;最后的基础应用则是相关IGRS应用的开发[319]。同时,在确定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互补/兼容为原则选择相应的入池专利。

对于申请加入联盟的企业,闪联联盟内部设立了对应的工作组对申请加入的企业进行审核,以确保加入联盟的企业所提供的技术能够与闪联标准核心技术兼容或互补。完成初步审核后的企业,现有工作组的核心企业成员进行表决,以最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确定该申请企业能否成为联盟的正式成员。

对于正式加入联盟的企业,闪联联盟内的知识产权小组除了制定《闪联标准工作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正式的规章制度明确联盟成员权利与义务外;同时也制定了相关闪联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如闪联标准实施者可使用或得到联盟成员提交的专利,各联盟成员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拥有的闪联核心技术进行许可,这保障了闪联标准实施者的利益[320]。这些规章制度与管理策略的制定,促进了闪联标准专利池的良好运行。(www.daowen.com)

7.3.2.4 标准产品研发信息能力

为了提高闪联标准产品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成功的概率,在闪联标准产品研发过程中,联想、TCL等联盟核心企业需掌握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内部技术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表7.7)。

表7.7 闪联联盟核心企业信息能力

(1)在内部技术信息方面,联想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在2012年对企业的全球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前期在“面”上进行的区分,细化并深入到“点”上。这样,除生产、服务、销售等都被赋予了很高的自主权,财务、研发等部门资源实行共享。整个集团研发部门资源的共享,对企业了解内部技术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为了保障在企业内部信息流动中信息传递的流畅,联想集团通过e-office内部平台、内部会议、内部刊物等途径增强不同部门间信息的沟通交流。

为了与企业的“家电、信息、通信”3C产业战略相辅,海信则从空间上对研发技术信息进行了整合,自2000年7月开始,海信先后投入了30亿元对企业生产制造基地、技术研发场地与管理决策机构进行了科学组织与优化,形成了由信息产业园、家电工业园、技术孵化园与海信大厦构筑而成的“三园一厦”大格局。空间上的整合为企业收集信息与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海信建设的内部沟通平台也为企业内部成员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途径。在这一平台上,企业实时发布各项企业、行业等最新资讯,同时“信吧”板块也为员工提供了展示想法的地方。

TCL则依据职能在企业内部设立了负责不同事务的职能部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公司技术研发方面的事务,对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进行跟踪了解等;在内部交流沟通方面,企业创办了《TCL动态》,及时对企业内部最新动态进行报道,不断拓宽企业内部上下的信息沟通共同渠道。此外,企业还通过集团培训、员工座谈会的方式增强企业内部的交流。

对中国电信而言,利用企业自身优势,通过企业内部员工平台,就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企业内部相关信息。尽管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转变成为独立的前后端结构,但企业仍维持“集体决策”机制,也就是说企业任何重要的决策在执行之前都需要得到所有有关部门的统一。虽然这一决策机制会降低企业效率,但这有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确保了决策的实用性。

(2)在外部市场信息方面,能够生存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信息要有足够的了解。

联想运用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全球知名的Siebel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对企业产品与客户的主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打通与客户接触的市场链,为获取更多市场信息提供了有效渠道。海信则建立了一个由决策层、决策咨询层与管理执行层共同构成的技术创新决策与管理系统,在对相关产品与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做出的决策的科学性。此外,海信于2015年搭建的“海视云”平台,在收集客户数据、分析客户消费习惯、了解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设计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TCL在企业内部成立了战略发展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与整体战略,同时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与公司有关行业与产品相关的行业与市场信息资料,以便为公司领导做出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TCL集团相类似,中国电信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市场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与完善电信营销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系统、制定企业年度的营销目标;同时对竞争品牌的性能、价格与营销手段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最后对企业新产品上市做出规划,并依据计划对企业内各部门进行任务分配。

企业对内外部信息的掌握,为闪联标准化产品的成功研发提供了前提。比较典型的就是随着市场上消费者对电子消费产品要求的提高,凭借自身研发资源,联想、海信等推出了功能在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不断降低的闪联电子产品,有效推动了闪联标准的市场扩散。

7.3.2.5 标准产品研发资源

核心企业的标准产品研发技术能力是影响标准产品研发的关键。一般而言,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越强,对应的研发出来的产品在性能、种类等方面表现就越优秀。在闪联标准化过程中,不同核心企业2015年的技术能力如表7.8所示。由表可知,联盟核心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能力方面,如企业在研发资金方面的投入与企业研发中心(研究院)的建设等,都为闪联标准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表7.8 核心企业技术资源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研究院大数据库

除技术资源外,闪联联盟核心企业仍有各自独特的技术优势。联想集团专门成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应用型技术创新的联想研究院,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联合,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海信则与我国重点大学——山东大学全面合作,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同时凭借企业内部国家级应用基础研究中心与公共研发支持平台等研究机构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海信研发出了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颗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数字视频芯片——“信芯”,为推动闪联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TCL中央研究机构与TCL创投共同打造的工业研究院,围绕“3C融合数字家庭系统及基础软件平台研发”和“新型显示技术”两大战略方向,在智能终端、数字视频与算法等方面进行着持续创新。此外,TCL还与国际企业联合组建实验室,借助其他企业的研发资源,共同解决技术创新难题。中国电信依据企业的IT研发中心,在IT架构、云服务平台于系统应用软件方面开展自主技术创新。

凭借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联想等完成了一系列的闪联标准产品研发,如表7.9所示,以满足市场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核心企业对闪联标准产品的研发制造,同时也为联盟内其他成员企业进行标准产品开发指明了方向。长虹闪联电视、海尔闪联物联路由器、美的智能家居等标准产品的相继推出,丰富了闪联标准产品,为闪联标准成为市场事实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7.9 闪联标准系列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