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落地记:某50亿元企业成功导入4+1管理模式

落地记:某50亿元企业成功导入4+1管理模式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我随导师包政教授进入一家医疗集团企业,帮助该企业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各地负责人拥兵自重,在指标分配上与集团讨价还价或阳奉阴违。一个本该增长50%的市场只增长了30%,但却被认为是良好业绩。图11-1导入4+1管理模式前,指挥链条失效6.责权利不清晰,各区域经理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缺乏经营意识。组织结构、团队梯队、预算管理、薪酬管理等都与世界领先企业相差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为该企业导入4+1管理模式。

落地记:某50亿元企业成功导入4+1管理模式

2013年,我随导师包政教授进入一家医疗集团企业,帮助该企业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这是一家经营医疗耗材的集团型企业,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扩张,从最初的几十名销售迅速发展到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30多亿元,6个BU(事业部),研产销三千多人,二十多个省区办事处,销售队伍七八百人。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各种业务管理问题接踵而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集团通过人力资源和财务两条线管控各个事业部及省区的业务,缺乏销售运营功能。集团总部没有销售运营部门负责建立中央数据库来掌握各事业部、各省区的客户、竞争、市场份额等完整的信息,并缺乏对各事业部、各省区的市场形势的独立研究和分析,各个事业部和区域各自为政,地方上的市场信息被有意无意地加以掩盖、粉饰。

2.由于各事业部、各区域的客户、竞争、市场份额等经营信息的匮乏,导致总部不能有效地下达任务目标,缺乏科学规范的指标分配流程,目标通过“拍脑袋”或“一刀切”的方式确定。各地负责人拥兵自重,在指标分配上与集团讨价还价或阳奉阴违。

3.市场目标系统的失效进一步导致配套的人员分配、费用分配等资源分配系统的失效。因为既然不知道市场目标在哪里,人员和费用等资源的分配也就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只能通过“感觉”“感情”“主观判断”等加以分配,该配资源的市场或产品线得不到支持而难以发育,富余的区域或产品线则产生浪费,效率低下。

4.更糟糕的是,市场目标系统失效和资源分配机制失效,进一步导致绩效评价系统和薪酬制度的失效。一个本该增长50%的市场只增长了30%,但却被认为是良好业绩。而一个只能增长10%的市场增长了15%,却被认为是绩效不佳。绩效评价系统瘫痪,薪酬制度自然也是难以发挥作用。

5.业务管理系统失效,伴随着指挥链条失效,中央的各项政策、策略完全无法落到实处(见图11-1)。总部的各项策略指示层层衰减,都无法落实到一线,总部想一套,地方干一套,处于脱节状态。(www.daowen.com)

图11-1 导入4+1管理模式前,指挥链条失效

6.责权利不清晰,各区域经理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缺乏经营意识。区域经理基本上仍是大业务员,只管销售和回款,缺乏费用管控、人员梯队建设等意识,尽管老总一再强调要加强管理,但区域经理并没有管理概念,不知道如何管起,资源上争相向总部要人头、费用等各种资源,结果各种费用成本急剧上升,经营利润日渐减少。组织发育上,则没有形成清晰的人才梯队。

7.各地的区域经理水平参差不齐,打法各不一致,不同区域间的经验很难分享和传承。区域经理自身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就不能主动地承担起经营管理责任,阻碍公司进一步发展。

8.企业老总感到精疲力竭,管不过来,成为公司进一步扩张的瓶颈。

概括地说,这么大的集团企业,连客户潜力、客户资料,以及完善的指标分配流程都没有。组织结构、团队梯队、预算管理、薪酬管理等都与世界领先企业相差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为该企业导入4+1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