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渔民习俗:龙崇拜与渔船传统

渔民习俗:龙崇拜与渔船传统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渔船的龙崇拜从整体上说主要反映在渔民的木龙理念上。宁波渔民视船为龙,一条木头制造的龙,而且是一条有形、有灵、有角、有目、有生命的龙,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龙有关的习俗,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龙俗链。宁波先民对于龙的崇拜和企求神龙庇护的心理,是促进宁波渔民木龙理念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沿袭至今。据传,有龙图案或代表真龙天子字样的铜圆作为龙灵更为灵验。这小孔内的象征物即为船之灵魂,亦为船的龙灵了。

渔民习俗:龙崇拜与渔船传统

1.木龙理念。宁波渔船的龙崇拜从整体上说主要反映在渔民的木龙理念上。宁波渔民视船为龙,一条木头制造的龙,而且是一条有形、有灵、有角、有目、有生命的龙,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龙有关的习俗,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龙俗链。《周易》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淮南子·说山训》亦云:“见窾木浮而知为舟。”原始先民最早所谓的“船”即浮木,到新石器时代才出现“刳木为舟”的独木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宁波先民神话中,有化龙为舟的传说,船的创始神货狄和仓颉合造的人世间第一条木船就是龙形,由仓颉血指点睛。宁波先民对于龙的崇拜和企求神龙庇护的心理,是促进宁波渔民木龙理念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沿袭至今。

2.船体称呼。由于宁波人把船视为木龙,所以船的骨架称为龙骨,船头突出部分称为龙角,船头的下首称为龙下头,船的筋木称为龙筋,船上的旗帜称为龙旗,等等。每当新船上龙筋时,仪式特别隆重。在上龙筋之前,必须请风水先生择个大吉大利的日子,而这日子不能与船主本人的生肖“八字”相克相冲。大筋木上还要写上“圆木大吉”和“蛟龙出海”八个大字。等到新船上龙筋时,船主要放一串百子炮,再放六只鞭炮,意谓“船传百子,六六顺利”。同时,要用红布、红彩遮盖“龙筋”,预示出海有个好彩头。其祭供仪式为:船头旁放八仙桌一张,上供三牲礼品、酒、馒头豆腐、盐、香、蜡烛,还有“船神码”。祭祈时,船主要三拜九叩首,以祭木龙降世之灵。这就说明,宁波人的木龙理念,不仅与船体称呼相关,而且还体现在许多与称呼相关的隆重祭典和仪式上。

3.船灵崇拜。船灵,宁波人又称“龙灵”,俗呼“船灵魂”或“水活灵”。其仪式是:在新船骨架搭成后,用一块小木头,抠个圆形小孔,小孔内放进镌刻着“光绪元宝”或有“乾隆”“康熙”字样的铜钱、铜板、银圆等物。据传,有龙图案或代表真龙天子字样的铜圆作为龙灵更为灵验。宁波沿海的个别地区,亦有用妇女的头发、手帕之类物品,缚在铜钱上,一起放进小孔里的。这小孔内的象征物即为船之灵魂,亦为船的龙灵了。龙灵放好后,要把小孔密封。然后,再把这小木头安置在新船的水舱梁头上。安置时,船主要用祭品祭祀龙灵以求吉兆。钉木头的钉子别有讲究,要用铜钉或银钉,不可用铁钉,一是龙忌铁,二是铁遇水易锈。至于龙灵一定要安置在水舱这个特定部位上,源于“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之说。龙是不能离开水的。(www.daowen.com)

4.船眼习俗。船眼有三类:“一曰龙,二曰凤,三曰蝌蚪眼。”宁波的船眼为龙眼。龙眼的造型是:眼形为扁平半球形,眼白与眼珠间稍刻凹槽,眼珠凸出。再染色,外圈涂白,内侧涂黑,龙眼就更显得炯炯有神了。龙眼的安装共分三步:一是“定彩”。选定良辰吉日,把雕刻好的龙眼安装在船头下首的两侧。定彩时,要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把五色丝线扎在做船眼的银钉上,由船主将它嵌在船头。二是“封眼”。船眼“定彩”后,用簇新的红绸布把船眼蒙住。三是“启眼”。新船下海时,将封眼的红绸布揭下来。据传,在宁波象山一带还有“洗眼”习俗,为宁波所独有。

5.木龙赴水。新船构建完毕,就要下海出航,称为“木龙赴水”。“木龙赴水”的习俗主要有二:一是“抛馒头”,二是“散福”。“抛馒头”是指新船下海时,船主站在船头,要往四处抛送馒头。这馒头抛得越高越远就越好。高,意味着木龙赴水节节高;远,象征着木龙闯海前程远。抢着新船馒头的,谓之“抢财”,亦是吉利之兆。抛馒头时还要唱“木龙歌”,词云:“新造木龙闯大海,八路神仙护航来。寅时开船卯时发,一网装重双满载。”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十分热闹。“散福”即在抛馒头后,船主要置办一席“新船酒”,先谢龙神,然后请造船师傅和船员等共进宴席。不过,在饮食前,先将每道菜肴各取少量盛于小碗内,连同一杯酒,一起撒向大海,目的是让海神吃第一口,为木龙赴水铺平道路。这道程序称为“散福”,即“把福气散给海神”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