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秘河北铺村的文化现状

探秘河北铺村的文化现状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河北铺村村民对祖宗、对神灵依然有着较为浓厚的信仰。河北铺村中的6座庙宇都得到了较好的修缮。此外,河北铺村的文化娱乐活动较为丰富,其民间文化娱乐组织有秧歌队、体能赛队、太极队和舞蹈队。现在河北铺村以工业为主,村民们早已不种地。

探秘河北铺村的文化现状

当前,河北铺村村民对祖宗、对神灵依然有着较为浓厚的信仰。但是,受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其在具体的方式和形式上却融入了现代化元素,村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现代文化。

一、 文化信仰

当下,河北铺村村民对祖宗和神依然有着较为浓厚的信仰。(一) 对祖宗的信仰。正月初三各个姓氏的族人会一起上祖坟。此外,正月初一、正月十六、寒食、十月初一的时候村民们各家也会去上坟。正月初一的时候,村民们上坟的时间稍有变动。“现在是腊月三十上祖坟,午后去,下午3点以后。以前是起五更,12点以后。”村中老人说道。村中的大姓赵氏家族集资新建了赵氏宗祠,正月的时候族人们都能去宗祠里祭拜祖宗。(二) 对神的信仰。河北铺村中的6座庙宇都得到了较好的修缮。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每个庙宇一大早就会用广播播放戏曲。但是,比起以往,现在的村民对于神有了更多的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都知道某个人坏,大家都恨他,菩萨能不能除掉他?这个好难说。磕头尽管磕,烧箔尽管烧,但是要菩萨给你多少现实的东西这个是不现实的。”村中老人说道。对于鬼怪,村民们说:“在家怕鬼,出门怕水,但其实什么都没有,鬼怪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相信了。”

二、 文化习俗

河北铺村的文化习俗主要表现在:(一) 逢年过节。村民们比较重视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每逢过节的时候,家人都会回家团聚,外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送礼物。冬至的时候,外嫁的女儿会回娘家送饺子。现在村民们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了,儿女们给父母送的礼品也多了。儿女们回去的时候,父母因觉得东西太多吃不了,还会让其带些回去。(二) 过寿。以往村中有“断节不断寿”的讲究,现在有些老人为了不给自己也不给亲朋添麻烦,就让亲朋们有时间的就来,没时间的可以不来,提倡简简单单地过寿。(三) 婚丧嫁娶。婚丧嫁娶是村民们的人生大事。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理念的输入,村民们的婚丧嫁娶添入了不少现代化元素。如村民们现在大多请婚庆公司主持婚礼,大量装饰漂亮的高级轿车成了村民们迎娶新娘的婚车,在酒店摆宴成了村民们宴请亲朋的主流趋势。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自由恋爱的时期,但是,河北铺村很大一部分村民的婚姻还是通过“介绍”达成的。而且,村民们嫁娶都偏向于在当地,不愿去外地。

三、 教育娱乐

河北铺村自古以来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现在村中有3个文化发展人员:赵海京、李献民、赵新成。他们专门负责村中的文化事宜。河北铺村村内有城北实验学校一个小学,金宝贝、幸福时光、金色阳光3个幼儿园。2011年,村委会投资8万余元,更新了小学的全部门窗,使学校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据不完全统计,河北铺村的在读大学生有40多个,其中一个在澳大利亚留学。为了弘扬村中的传统文化,河北铺村专门修建了村史馆、进士府、进士雕塑公园和古铺今朝苑文化广场,还重修了驿站。此外,河北铺村的文化娱乐活动较为丰富,其民间文化娱乐组织有秧歌队、体能赛队、太极队和舞蹈队。现在河北铺村以工业为主,村民们早已不种地。村中除了中青年们要忙于工作挣钱养家之外,老人们都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所以,村中文化娱乐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老年人。青年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多地倾向于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如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旅游等等。相比于传统文化,当下的流行文化对青年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www.daowen.com)

(1)  迎亲队伍的负责人,由自家的年轻人担任,负责看路。如前遇有办丧事者,则要引导队伍绕道。

(2)  一般由新郎的叔伯担任,陪同新郎去女方家。

(3)  护卫新郎者。

(4)  方言,骨头。

(5)  赵青,原名赵淑青。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冬入党。先后任磁县妇女救国会书记兼县妇女工作队队长,武安县、磁县和太行五地委妇委书记。1942年5月16日,为掩护群众转移中弹,后抢救无效于次日牺牲。

(6)  方言,音近字。“鸟”在北方方言中有“刁滑”的意思。——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