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探讨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探讨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时期,河北铺村的村落治理主体为村长、保长和地方,其负责的事情主要有收粮差、收黑团的派款、调解纠纷和派劳力。河北铺村治理主体如图6-1所示。与地方相比,保长一是有钱,二是在事情的处理上有更大的管理权和主动权。小跑由村长、保长、地方自己定,一般都是找与自己关系好并愿意跟着自己,听从调遣的人。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探讨

传统时期,河北铺村的村落治理主体为村长、保长和地方,其负责的事情主要有收粮差、收黑团的派款、调解纠纷和派劳力。村中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还制定了既有惩罚条例,也有奖励条例的村规民约。此外,河北铺村还有诸多管事的,

 图6-1 河北铺村治理主体

如介绍人、中人、保人、代笔人、写约人、经纪人。

一、 治理主体

旧时,河北铺村的治理主体包括村长、保长和地方。村长、保长分别只有一个。地方则有四个,四条街每条街一个。村务办公的地方叫村公所,村公所位于东街,地藏王大庙的对面。此外,村长、保长、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若干“小跑”,小跑直接听其使唤。河北铺村治理主体如图6-1所示。

1. 村长

村长一般由村中有七八十亩土地,但是较为有钱有势、敢与日本人和黑团打交道,敢说话的人担任。村长不由村民们选举产生,不是村中土地最多的大财主,也不出自书香门第,不是个读书人。当村长的人在村民们面前很厉害,大家都不敢惹。“没点势力,这村长他就当不了,村长家一般都有钱。村长一般都愿意当,有些人还掏钱买。我是村长,在这个村就没有人敢欺负我,国民党在这的时候有买官的。”村中老人回忆道。村长跟黑团有联系,但他自己不是黑团。有些人当村长以后能为村里办些好事,如抵挡住外面的黑团来村里抢劫。有些村长还会为穷人办事,为穷人说好话,帮其摆脱困境。但是,这样的村长不多。关于村长,村中老人有个这样的回忆:

旧时,日本人来了以后,村里有个村长老号叫“李老申子”。他胆大,敢去日本人跟前与日本人说话。尤其是日本人要动手打村民的时候,他敢去跟日本人求情,日本人就不打村民了。所以,那时他在村里面的威信很高。李老申子跟黑团有关系,但是,最后还是被人打黑枪打死了。

村长的职责是为村民们看庄、护家、看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村长却以这为名义专门向村民们要钱。“掏粮差他自己可以不掏,叫别人掏就好了。他无非就是仗势挣钱,想要欺压农民。村长都不干什么正事,或者抽大烟,或者上窑子。”村中老人回忆道。去当村长的一般都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利益,势力大后在村中就没人敢欺负他家。“村长的心不能说都不好,有的好,有的不好。但是,伪村长、保长大多不是个东西,多数不好,少数好。”村中老人回忆道。当上村长后,能当多久就看个人的能力和权势了。有些可以当十年八年,有些一年半载就下来了。“如果你没有什么靠山,很快就会被人弄下来。”村中老人说。逢年过节,并不所有的村民都会给村长送礼物。村中有钱有势的,跟官场有联系、有后台的村民一般不给村长送礼;但是,家里有一些地,有些钱,却没势力、没后台的村民就会给村长送礼,求其照顾。

表6-1 河北铺村部分村长家庭情况

续表

2. 保长

保长一般由村里有钱的,说话能顶事的人担任。“有钱”是担任保长的首要条件。与村长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则村长主要是有口才(能说)、胆大,而保长主要是有钱、说话管事、能办事。“保长就跟保人样的,别人求他办事,能说赖?有的好保长,还能给你赔个钱,给你垫一垫。保长就一两个,不能多。”村中老人说。旧时,河北铺村有个叫“老钱”的保长,他家是大财主,他还是村中的长辈。如果请他去管事了,事情一管就好。他不仅能帮人把事情管理得当,如果别人家需要钱,他还能借钱给他。等那户人家有钱了再还给他,如果那户人家没钱还不起就算了。村中也有其他一些能说理的人,但是他们没钱帮助别人,所以最终还是管不了。

二是村长管公事,保长不管公事。保长只管村民家里面的私事,得听从村长管理。但是,如果上面的人或是黑团的人来找村长,村长不在,那么就找保长。这时保长就也管村里的公事,当个临时的代理村长。

与地方相比,保长一是有钱,二是在事情的处理上有更大的管理权和主动权。对于村里的一些事情,保长可以自己决定该怎么处理,他能把事情“给管了”。而地方则是听从村长的安排,村长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如果完不成则向村长汇报,再决定怎么处理。

表6-2 河北铺村部分保长家庭情况

3. 地方

河北铺村有4个地方,四条街每条街一个。地方管理一条街,由村长指派,不由村民选举产生。地方与村长并不一定有亲戚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处于村中中下水平。被选为地方的人都与村长关系较好,会听村长的话,愿意听从村长的调动。“地方一般都不是正经人,正经人他当不了,他们在村民面前就欺负人。”村中老人回忆道。逢年过节的时候,地方可以不用给村长买礼物,口头上祝福就行。

政府或是黑团有交粮财之类的任务都找村长,不找地方。村长接到任务后,再叫地方去做。“如办公费、粮差需要凑钱,村长就让地方去收,收好交给村长。”村中老人回忆道。有事情的时候村长会把地方叫到村公所一起商量,平时没事情的时候一般不聚在一起。村民们因为邻界、地界闹纠纷或是孩子们打架之类的事情可以找村长或地方。具体找谁则依据事情的大小,地方管得了的就找地方,地方管不了的就再找村长。但是,地方不能单独决定事情,有事情的时候必须向村长汇报,听从村长的安排。

表6-3 河北铺村部分地方家庭情况

4. 小跑

村长、保长、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跑。小跑由村长、保长、地方自己定,一般都是找与自己关系好并愿意跟着自己,听从调遣的人。小跑日常做的事情主要有两个,一是给村长、保长、地方买、拿东西,二是转告通知,催人、叫人。“小跑就是个跑腿的,你叫他干吗他就干吗,说去给买盒烟来,他就去买盒烟来,说去把谁叫来,他就去把谁叫来。他们就是个狗腿子。”村中老人回忆道。

二、 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村民都很怕村长,觉得村长惹不起,惹了就不要过了。村民们与村长碰面的时候会笑着问好,但是,背地里也会议论村长的糗事,说村长怎样坏。“村长一般不会找你农民什么事情,只是村长吃喝嫖赌,村民背地里会议论他,说他这小子怎么怎么样。但是坏是坏,却治不了他。”村中老人回忆道。

村长管一个村,族长只管一个族,所以,村长的权力大于族长。乡绅虽然也受村长的管理,但是,如果乡绅的后台硬,那么村长也不敢惹他。反之,村长还得围着这乡绅转。在涉及村庄的重大事情上,如需要许多钱或物,那么村长会与乡绅商量。比如,请黑团的事情,村长就要和村里的乡绅一起商量讨论。村长和乡绅们商量事情的时候,就其几个人一起商量,不与其他村民共同讨论。

交粮财的时候,如果有人交不起粮财,村长不会帮其垫付。一是村长没那么多钱来垫付;二是村长自身也要这些钱来生活,供其吃喝嫖赌。“交了上面的,剩下的就是他的。为什么叫黑社会?他就是有钱也不会给你垫。”村长老人回忆道。此外,村长也不会帮村民逃粮财。粮财是一定要交的,如果有村民不交,那么村长就会带人把其房子封了,让其不能生活。但是,有些心眼软的村长却会帮村民逃兵。因为那时没有身份证,就算找也找不回来,逃走后就去给人当长工、做买卖,所以,逃了也就逃了,不会再追究。(www.daowen.com)

村长不会直接去找乡长或县长,只有县里、乡里有事情的时候来村里找村长。一般是通讯员来,乡长、县长不会来村里。县里、乡里的命令不会贴在村里,只会告诉村长,然后由村长负责执行。“村长不用汇报之类的,只有上面的下来问他要东西,要交多少粮食、多少钱。”村中老人回忆道。村长接到命令后不能不执行,不然就会被撤销其村长的职务。如果村长接到任务后完成得较好的话,会被给予口头上的鼓励,说其完成得不错。村里的活动,乡里、县里不参加,村里也不会去邀请乡里、县里的官员参加。如果有村民犯法了,那么就一人做事一人当,只处罚犯法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人犯法而连带整个村的人。但是,如果是管辖自己村的黑团头得罪了别的黑团,以致两个黑团间相互争斗,那么本村人则灾难难免。

三、 治理内容及其关系

村里的干部一般不承担乡里、县里的行政事务,也不用去乡里、县里开会或是汇报工作。最多村长和保安队的人会有些联系。旧时,村里的干部不用管过多的公共事务。他们不用管村中的教育,不修路,也不做公益或是慈善的事情。“他就嫖赌,吃吃喝喝,上面来了就给你应付应付,有的时候给你要点粮财。”村中老人回忆道。其负责的事情主要有:

一是收粮差。粮差按亩缴纳,一亩地交多少钱,有多少地就要交多少粮差。对于粮差久拖不交的,村长就会叫黑团的人去其家里找事,或是打人。

二是黑团的派款。黑团的派款由村长和地方来收取。在收取前黑团会给村民们写好条子,每家每户要交的款数都写在上面。具体交多少则由黑团的人决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不能不交,不然黑团的人就会来找事。“村长收好就给黑团的队长,要多少就要给多少,如果没收好村长还要挨骂受气。”村中老人说。

三是纠纷调解。当村民们发生纠纷或是打架的时候可以找村长调解。但是,调解好后,村长会依据事情的大小向双方要一定的费用。

四是派劳力。旧时修洺河桥河北铺村也要派劳力,去的人干活不给钱。劳力的派送由村长负责,每个村需要多少,村长就要派多少。

村民对村中的事务没有发言权,村长不和村民商量村中的事务。村民们觉得只要能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年,能吃饱肚子就行。一般情况下,都不愿跟当官的打交道,见着当官的能躲着走就躲着走。“不像现在样的,开党员会,开群众会,开代表会。以前不商量也不开会。”村中老人说。

四、 治理规则及其关系

旧时,河北铺村的村规民约由村里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制定。村规民约基本上是按照村民们生活的基本要求制定的,制定好后就以告示的方式粘贴在村十字街告知村民。

村规民约里既有惩罚的条例,也有奖励的条例。虽然村规条约制定好了,但是,在村规条约面前却并不是人人平等。有钱有势的村民违反了村规民约只要跟村长说一声就没事了,穷人违反了村规民约就得狠狠地处罚,就算是老弱病残也是一样的。“如果违反了公约,没钱没势的就要惩罚,有钱有势的,有的一说就算了。势力大的,他不认你这个村规,你也没办法,大家也不敢惹,惹了你就没法过。”村中老人回忆道。对于违反了村规民约的,一般由村长和地方进行处罚,具体怎么处罚都由村长说了算。如果是别的村的人在本村犯错了,可以直接在村里处罚他,但不能打死,也可以交给政府。当村民违犯了村规民约,对其的惩罚措施主要有吊起来打、游街。让违犯者在街上自己边敲锣边喊“我偷人家棉花了,我不敢了”之类的话。

当违犯了村规民约,可以减轻处罚,但是,这得向村长求情。“村长对同族的,也要去求他,不求他,还是一样地按村规民约处罚。求情主要是贿赂,就是送东西,不是白求。”村中老人回忆道。但是,如果是村长自己的家人或是亲戚朋友违犯了村规民约,那么村长就会很主动地忙活起来,为其寻找近道。如果有村民对村长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上级政府报告,或是打官司,但是,大多数人一般情况下还是采取忍气吞声的办法。有些不服的人,鉴于自己势力薄弱斗不过村长,会采取一些比较特别的方法。“有些明不能治你,就暗地里治你,一枪打死你。过去有人也去当黑团,后来就把你治了。明惹不起你,暗可以惹起你。”村中老人回忆道。

村规民约里面有一些奖励的条款,奖励主要是授予人名誉。“你办了好事,给你送个名誉,送个匾,送了名誉了,大家都去看,都去办好事。”村中老人回忆道。但是,受奖励的一般不多,村规民约制定的主要目的还是规范村民不要犯错误。

五、 管事的及其关系

(一) 介绍人

村民们有事情自己不好办的就可以找介绍人,让其帮忙联系找人。介绍人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经纪人。经纪人介绍成功之后,需要双方再找中人做证明人。

(二) 中人

中人就是当村民们遇见什么事情了请来为自己当证人的人。中人一般是请自己家的“家长”、管事的,还有就是公人,村长、地方之类的。当中人的人不论家境富裕与否,只要为人正直、有威信即可。兄弟分家、买地、买房之类的事情,只要在场就都是中人,这些中人都可作为其证明人。如果事情办完后有谁反悔了,那么就可以请出中人为其做证。

(三) 保人

保人一般由村子里比较有钱、有威望、说话算数的人担任。穷人不能当保人。保人一般只给自己熟悉、了解的人担保。被保的人也必须为人可靠、诚信,不然就不给其担保。“我看你好就保你,知道你的根底才保你。你不好,我怕丢脸,你让我给你当保人,我不干。”村中老人说道。此外,有些与其有间接关系的人也可以通过熟人牵线让其为自己担保。能为对方做担保就说明双方关系不错,所以担保人一般都不要对方的酬谢。

(四) 代笔人

自己不认识字、不会写字的人就找人代笔。找代笔人一般都是在亲戚朋友中找自己相信的、相互了解的人,不相信的人就不请了。

(五) 写约人

写约人懂得各种文书的格式,而且会写,每当村民们要写文书的时候就找他。“这个人不是专门做这行的,他就是懂,格式、词句都懂。他会写,就找他写。”村中老人说道。但是,对于那些与自家有矛盾的则不找。请写约人写文书后并不会专门给其报酬,只是请其抽烟、喝酒。如果是办红喜事,那么摆酒席的时候会请其吃饭。

(六) 经纪人

经纪人其实就是中介,他们以此为业。村民们买地卖地、买房卖房、买卖牲口、买煤等等都可以找经纪人。经纪人分领域,买卖不同的东西得找不同的经纪人。经纪人一般比较会说话,能说话,有口才,心眼多。且他们家庭条件都不错,穷人不能当经纪人。“因为穷没有公信力。经纪人说话要有威信,要说话算数,家里穷管不了这个事。”村中老人说。经纪人不仅给人做介绍、讲价钱,而且有时要给人做担保,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经纪人给人介绍成功后,要收取一定的报酬,买卖双方都要给。所谓“话是空,笔是踪,千年纸笔会说话”,所以对于买卖土地这样的事情,村民们一般都会让经纪人写个文书,避免以后闹纠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