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维持高名义资产值不利于经济回升

维持高名义资产值不利于经济回升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暗含着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强制性地维持较高的名义资产值,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回升,反而会延长周期。

维持高名义资产值不利于经济回升

根据我们的估计,要想每年解决1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或者说要想每年从农村向城市转移1000万劳动力,名义GDP至少应增长16%。同时我们又可以从K与名义GDP回归方程中可以得出,这样又要求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K增加15.5%。

虽然在现实生活之中,影响名义GDP的因素不仅仅只是L与K,这个模型的提出也并不是要人们放弃其他的调控方式而只关注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但是它提出的是一个思路,即用投资的增加来促进名义GDP的增加,从而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或就业问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工资和固定成本之间的稳定关系,产业的发展要更倾向于现有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对以往所谓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持慎重态度,而对于在像中国这样的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里,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利用货币量值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宏观经济进行的分析,有效地解释了经济增长中的波动原因。尤其对于90年代后半期,政策运用的性质分析可以给予很好的解释。

我们得出的一些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www.daowen.com)

第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与固定资产比率的变化是形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工资增长率小于固定资产的增长率,而在周期的下降阶段,则相反。在这里暗含着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强制性地维持较高的名义资产值,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回升,反而会延长周期。

第二,从长期来看,GDP的增长率与就业的增长率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在经过一个经济周期后,劳动力报酬与GDP能够保持一致性,在工资率稳定的前提下,就业率将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第三,在经济稳定的条件下,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有利于减小工资率的上涨幅度,从而提高总就业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