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开了技术水平不变这一前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能成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对产量或收益所发生的影响。相关链接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得出的,在农业中的作用最明显。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在分析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时,有必要先从最简单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开始。这里所用的是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多少为宜。具体来说,我们假定资本量是不变的,只分析劳动量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劳动量投入多少最为合理。这时的生产函数是:

Q=f(ˉk,L)

式中,ˉk表示资本量不变,此时的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我们要研究的是Q与L的关系,则生产函数也可以写为:

Q=f(L)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收益递减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将递减,最终还会使总产量绝对减少。

在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现在,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但并不是每时都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技术进步总是间歇式进行的,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准备以后,才会有重大的进展。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工业中,一种技术一旦形成,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就可以称为技术水平不变。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这一前提是可以成立的。例如,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分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传统农业以人力和简单的工具为基本技术,现代农业则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为基本技术。从传统农业变为现代农业,是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农业中,技术也有较小的变化(例如简单生产工具的改进),但在进入现代农业之前,都可称为技术水平不变。离开了技术水平不变这一前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能成立。

(2)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对产量或收益所发生的影响。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在农业中,当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变时,增加施肥量;或者在工业中,当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不变时,增加劳动力,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对于100000平方米麦田来说,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前提下,考虑使用化肥的效果。如果只使用1千克化肥,那可想而知,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会逐步提高,直至达到最佳的效果,即最大的边际产量。但必须看到,若超过化肥的最佳使用量,继续增加化肥的使用量就会对小麦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化肥的边际产量就会下降。过多的化肥甚至会烧死庄稼,导致负的边际产量,使总产量绝对减少。

(3)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边际产量(即总产量或收益)增加。这是因为在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增加可变的生产要素可以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边际产量递增。第二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进一步增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即增加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不变生产要素已接近于充分利用,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已不能像第一阶段那样使产量迅速增加。第三阶段是产量绝对减少阶段,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继续增加反而会使总产量减少。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若再继续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减少总产量。例如,某制衣厂有100台缝纫机和100个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生产8件衣服。采取工人三班轮休、机器不停的办法,增加一个工人可多生产8件衣服,若增加100个工人,每天可增加生产衣服800件。再增加200个工人,工人总数为400人,每个工人每天只能工作6小时,生产6件衣服,每天可增加生产衣服1200件。若再增加工人,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和生产数量将会更少,由于工人人数增加,管理成本也将增加,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将大大降低,一些人将无事可干,因而造成边际产量的负增长及总产量的绝对减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相关链接

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得出的,在农业中的作用最明显。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收益递减关系。以后,国内外学者又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规律。我国历史上有些地方曾在有限的土地上盲目密植,造成减产,这一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规律。这一规律同样存在于其他部门。我国俗话所说的“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形象表述。

知识拓展

生产规模与盈亏平衡点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确证,分工能够提高效率。分工的前提是规模,即规模越大,分工越细,效率越高。规模经济又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越来越低,产出与投入的差额越来越大,企业的效益就越来越高。企业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变动成本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利润不断上升。例如卖烧饼,需要租房子、买炉子等,这些费用摊入每一个烧饼,形成烧饼的固定成本;卖烧饼需要面粉燃料等,形成烧饼的变动成本。如果每天只卖一个烧饼,肯定亏损;假如卖100个就不再亏损,这100个就是盈亏平衡点,也就是卖烧饼的最小必要规模,卖101个就开始盈利,卖得越多利润就越高。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模要求。生产经营规模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是设立企业的根本标准,也是城市服务业远比农村发达的主要原因。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某一行业的企业及相关部门在一个地方大规模集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收益递增。(www.daowen.com)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为了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就要进一步分析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变动的关系。

总产量是指一定量的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一单位的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是指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总产量。

以Q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ΔQ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增加量,以TP代表总产量,AP代表平均产量,MP代表边际产量,则这三种产量可以分别写为: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根据上述关系明确劳动投入的变化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如表4-1所示。

表4-1 劳动投入的变化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根据表4-1可明确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关系,如图4-1所示。

在图4-1中,横轴代表劳动量,纵轴代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TP为总产量曲线,AP为平均产量曲线,MP为边际产量曲线,分别表示随着劳动量的变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变动的趋势。根据图4-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图4-1 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关系

(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边际产量的变动都快于平均产量。

(3)当边际产量增加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当边际产量减少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此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我们从这种关系出发来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

在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我们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把图4-1分为3个区域。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点A的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且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上升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说明在这一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是不足的,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总产量递增。由此来看,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点A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的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继续增加劳动量仍可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当劳动量增加到点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点B以后的阶段,这时,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降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点B之后是不利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但应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呢?这就还要考虑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点A就可以了;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点B。其次,如果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要考虑成本、产品价格等因素。因为平均产量最大时,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总产量最大时,利润也不一定最大。劳动量增加到哪一点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