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C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PC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较而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幅虽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着1.19%的增长(见图6),2016年全年共计出货14.5亿部,逐步成为PC行业的新增长点。如今,云计算和大数据都已成为IT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Gartner调查显示(见图8),在最近5年间,云计算产业每年都以超过20%的增速在飞速扩展。面对PC产业的日益饱和,寻求新发展的传统PC厂商将在该领域与其他的高科技公司进行新一轮的角逐。

PC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9—2016年,全球PC产出量除2010年实现小幅回升外,持续的负增长成为PC产出的主旋律(见图5)。随着全球硬件市场被联想惠普、宏碁等几大巨头瓜分殆尽,各大PC公司开始追求战略转型,寻求新的行业增长点。

图3 2014年PC行业品牌出货量

图4 2015年PC行业品牌出货量[3]

图5 2009—2016年全球PC出货量增长情况[4]

1.新趋势一:实现硬件终端移动化,智能手机成为新的行业发展热点

2016年全球PC出货量为2.76亿台,全年销量再次大幅下滑,同比下降4.5%,持续了2012年以来的负增长势头。相比较而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幅虽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着1.19%的增长(见图6),2016年全年共计出货14.5亿部,逐步成为PC行业的新增长点。这表明:终端设备将持续向移动便携的方向发展,各类互联网服务均逐步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未来该趋势还将延续。

基于德勤2015年市场报告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全年共销售14亿部,其中10亿部智能手机源于消费者的升级换代需求,销售额总额预计超过3000亿美元,从销售量和销售额来看,超过PC公司的其他业务总和。

图6 2009—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目前,苹果公司已经把智能手机业务打造成了自己优势产业。而联想等起步较晚的公司,也开始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力图在未来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与传统的PC等耐用产品不同的是,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德勤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4个发达国家中,过去一年半大约70%的用户选择升级他们的智能手机,与其他电子产品相比呈现出较高的更新率。用户往往会因为新版手机功能的完善、性能的提高甚至外观的美化做出更新手机的决定,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就意味着周期性的新增市场。为了挤占新增的市场,厂商需要在未来在营销策略和技术上做出新的改变,这也将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新趋势。

微博出品的《智能手机微报告》显示,用户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做出更新手机的决定:

(1)持续升级的拍照功能。更好的感光器可以提高微光下的照片画质;随着广角镜的应用,进光量得到提升,为慢速拍片创造可能;更快的处理器和微驱动器改善了镜头抖动导致的画质模糊;先进的闪光灯技术使用了自然光线,让照片显得更加自然,避免脱色。同时日益增加的拍照需求,让用户的内存持续承压,更换更大容量的内存也成为用户升级的主要原因。

(2)运用新型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金属、塑料以及航天材料都被引入手机制造中。新材料的引入一方面使得手机坚固耐用,另一方面也令人眼前一亮。还有的智能手机增加了防尘和防水功能。

(3)创意十足的产品宣传。在移动互联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手机营销方式与手段的出现,也促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更新换代。

(4)合约购机的优惠。根据德勤的统计,在国外,用户选择更换手机一般是因为合约到期、降价或是促销优惠。美国用户通常会跟通话服务商绑定和约。在德国,人们一般也会选择与运营商绑定,因为价格上相对于裸机要优惠很多,合同大多是两年期,所以手机基本也是两年一换。在国内,为了降低购机成本,手机用户也会选择合约机。因此,为了更好地占领各国市场,手机厂商进一步加强同各国主要运营商的合作。

基于技术进步,需要关注的领域如图7所示。

图7 基于技术进步联想集团需关注领域分析

(1)Chipset效能和IOT融合。首先,IDC认为手机处理器发展方向不是频率多么高,跑分多么高,或者CPU核数的多少,更多的是CPU的优化能力和综合效能。其次,Chipsetd的IOT互联和融合,包含LTE-M、WIFI、Zigbee.蓝牙等智能连接各类终端,支持新的服务类型。

(2)LPDDR4新型存储。由于输入/输出接口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3200Mbps,是个人电脑中通常使用的DDR3 DRAM的两倍,其中新推出的8GB LPDDR4内存可以支持超高清影像的拍摄和播放,并能持续拍摄2000万像素的高清照片。运行电压的降低和处理速度的提升,最大可节省40%的耗电量。

(3)屏幕。根据IDC的调研,5寸到5.5寸最受用户欢迎,屏幕尺寸的增长趋势已经见顶,而高分辨率/PPI也不会增长太快。并且未来屏幕方式的发展方式将会是:曲面、柔性、OLED。

(4)识别技术。近期,指纹识别获得用户的广大关注,未来指纹识别的普及率会增长至15%~30%。指纹识别实际上不是多么大的创新,在识别技术上,指纹识别只是过渡,而虹膜识别则已经取得极大创新,这在未来将成为有效的细分市场。

(5)操作系统OS。直接OS层面竞争难度非常大,终端企业创新须兼容Android APP,避开直接竞争或者通过强应用捆绑,另外一个层面要关注Linux与HDML5。

(6)用户界面UI。在未来,UI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是:①方便生活服务类,②智能家居与IOT类。

(7)交互技术。在交互技术方面,未来交互技术的趋势,一个是显示驱动器集成(TDDI)解决方案,另一个是Force Touch智能压感屏幕技术。

(8)摄像头。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急速对焦以及识别技术和认知技术的融合。

因此,在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为了在智能手机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PC公司在PC市场饱和状态下实现新的业务扩展,转型过程中的PC公司势必在自己智能手机的技术创新和营销策略上做出更多积极的改变,从而实现新的业绩增长。

2.新趋势二: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投入

在当下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各种数据都在飞速地产生和更新。如今,云计算和大数据都已成为IT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Gartner调查显示(见图8),在最近5年间,云计算产业每年都以超过20%的增速在飞速扩展。在软件开发和社会管理中,人们大量使用云计算,从而衍生出了“云物联”、“云安全”、“云存储”、“云游戏”等多个应用市场。面对PC产业的日益饱和,寻求新发展的传统PC厂商将在该领域与其他的高科技公司进行新一轮的角逐。

以下是我们结合现有数据,对云计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做的解读:

(1)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图8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

图9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是借用互联网来提供经常虚拟化且动态易扩展的资源(见图9)。云实际上是比喻互联网的形态特征。以前云往往用于表示电信网,后来也成为对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随着技术发展,云计算已经能够让用户体验10亿次每秒的快速运算,借用如此强大的运算能力,我们能够进行许多大型复杂项目的实际模拟。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用户能够进入数据中心,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操作运算。

而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让用户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在投入很少管理工作或与供应商较少交互的同时,能够快速地给用户提供资源。

(2)各类云计算应用领域的发展如图10所示。

图10 云计算应用领域的发展

①云物联。

云物联的发展:云物联的产生实际上是物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人民对于相关技术要求的提升。在物联网的初级阶段,PoP即可满足从计算中心到数据中心的需求;在物联网高级阶段,可能出现MVNO/MMO营运商(国外已存在多年),需要虚拟化云计算技术、SOA等技术的结合实现互联网的泛在服务——TaaS。

云物联的概念介绍:“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扩展,但是将互联网的扩展到各种物件中,将各种物件也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相互连接。包括MAI(内部MaaS)和MaaS、MMO、Multi-Tenants(多租户模型)两种业务模式。

②云安全。

云安全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信息安全对于普通公众和特殊机构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数据终端的普及和网络交互的实现,各类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产生和流动。为了维护信息安全,我们需要处理能力更强、可靠度更高的数据处理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云安全势必成为未来维护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基础。

云安全的概念介绍:云安全是基于云计算的名词。云安全的策略构想是:通过使用者之间的相互连接保障,使得互联网安全性随着人数的提升而提高,让整个网络置身于保护中,一旦有木马等危害信号出现,就会立即被发现并截获。“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③云存储。

云储存的发展:在目前,国外的谷歌以及国内的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云存储系统建设。在未来,这将成为持续的热点。

云储存的概念介绍: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由于云计算系统使用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因此对于数据存放的容量要求十分庞大,这时云计算就转变为一个以储存信息和处理信息为主的云储蓄。(www.daowen.com)

④云游戏。

云游戏的发展:就现今来说,云游戏还并没有成为家用机和掌机界的联网模式,因为至今X360仍然在使用LIVE,PS是PS NETWORK,wii是wi-fi。但是未来,云计算极有可能取代它们成为发展的新节点。如果这种构想能够成为现实,那么主机厂商将变成网络运营商,他们无需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主机研发,只需不断地进行服务器升级完善即可,但是达到的效果却是相差无几的。对于用户来说,他们能够节省购买主机的开支,但是得到的是顶尖的游戏画面(当然视频输出方面的硬件必须过硬)。你可以想象一台掌机和一台家用机拥有同样的画面,家用机和我们今天用的机顶盒一样简单,甚至家用机可以取代电视的机顶盒而成为次时代的电视收看方式。

云游戏的概念介绍: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就可以了。

(3)现有服务形式如图11所示。

图11 现有云计算与运用服务形式

①折叠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例如:租用服务器。

②折叠PaaS。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主要是运用于软件的开发和运行。PaaS的产生充当了Iaas与SaaS之间的中间商,分别将Iaas和SaaS的资源整合到一块,从而为SaaS的发展提速。

③折叠SaaS软件即服务。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为企业进行软件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向服务器租用软件而无需购买软件,另一方面企业也无需自己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器将会负责软件的服务工作。

(4)云计算增长潜力分析。

全球IaaS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云主机仍是最主要的产品。2015年IaaS市场增速32%(2014年IaaS市场增速33%),市场规模达162亿美元,[5]其中云主机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但增幅会略有下降。

全球PaaS市场总体增长放缓,但数据库服务和商业智能平台服务增长较快。2015年PaaS市场44亿美元,增长17%,其中应用基础架构和中间件服务占据54%的市场份额;数据库服务市场规模仅1.7亿美元,但增长较快,增速达3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远超过应用开发(增速11.9%)、应用基础架构和中间件(增速16.5%)等其他PaaS产品。

SaaS仍然是全球公共云市场的最大构成部分,CRM、ERP、网络会议及社交软件占据主要市场。2015年SaaS市场规模317亿美元,远超IaaS和PaaS市场规模的总和,其中CRM、ERP、网络会议及社交软件占据市场65%的份额(见图12);同时产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内容制作、企业内容管理、商业智能应用等产品规模较小、增长快,尤其企业内容管理增速达40%,数字内容制作增速25%,但预计未来五年将以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图12 全球SaaS服务市场[6]

(5)未来发展热点如图13所示。

①企业级应用场景成为云计算产业新的行业增长点。

随着云计算行业的投入增加,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混合云可能成为行业的未来增长点。RightScale2015年的调研数据显示,虽然有88%的企业使用公共云,但68%的企业在云端仅运行不到1/5的企业应用,大多数企业未来会将更多的应用迁移到云端,并且55%以上的企业表明目前至少有20%以上的应用是构建在云兼容(cloud friendly)架构上的,可以快速转移到云端。对于企业,其在转移到云计算的需求与管理内部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特别是出于数据安全性顾虑,混合云则满足了市场需求,既可以保存敏感数据在私有云上,又可以利用公共云的低成本和可扩展性优势。据统计,在公共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策略中,82%的企业优先选择混合云。目前云服务商和设备厂商也采用虚拟私有云、托管云等多种方式进军混合云市场,提供多种混合云解决方案,未来几年混合云市场仍将快速增长。

图13 混合云市场发展趋势

②云服务商构建以自身为主的内部生态圈。

随着云计算从互联网市场向企业市场拓展,应用开发、集成、咨询、培训等配套环节也愈发重要,建立产业生态成为服务商竞争的关键。国际公共云服务商通过不断丰富业务种类、培育合作伙伴,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生态体系。以亚马逊为例,除50余种基本云服务外,还可提供多达2300多种第三方应用,包括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开发和测试工具等,且每年更新的特性超过500个。同时,亚马逊通过开展合作伙伴计划APN为客户提供技术、业务和营销支持,2015年召开的“AWS Re:Invent”云计算技术峰会吸引超过19000人参加,会上AWS宣布与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美国知名金融企业Capital One、传统企业General Electric(GE)和John Deers、咨询公司Accenture、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AM、用Drupal开源工具提供网站搭建和管理服务的公司Acquia等。

③私有云供应商共同开拓市场。

除云服务巨头企业之外,许多的传统IT软、硬件厂商以及技术创新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了“众筹”式发展的局面,成为云计算产业生态的另一个核心。

热点开源社区的平台产品技术能力迅速提升。OpenStack在2015年10月发布了第12个版本Liberty,在这一版本中,OpenStack已经成为能够对虚拟机物理机和虚拟容器等各类资源进行管理的平台产品,并在大规模部署能力、平台运营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增强,使其不仅使用于专有云解决方案,并且具备公共云服务平台的实现能力。

传统ICT设备对开源平台的兼容性显著提高。传统ICT企业不断加大对开源社区的投入,并提高自身产品与开源平台的兼容程度,希望借助开源社区和开源平台的力量,争取在云计算市场竞争中能与亚马逊、微软等云服务巨头相抗衡。惠普、IBM、VMware、思科等已经成为OpenStack的顶级代码贡献者;IBM、EMC、Oracle、思科、Juniper等企业也在加快自身产品与OpenStack各模块的兼容步伐。

OpenStack已经逐步开始在公共云服务领域的应用。开源平台以往主要被作为专有云的解决方案,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也开始采用开源平台提供公共云服务。根据OpenStack社区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0家公共云服务商采用OpenStack作为基础平台。

④云计算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格局基本形成。

虚拟化、分布式等云计算核心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较多,近十年内虚拟化技术专利申请量已达1.3万件,其中美国为主要布局地区,专利申请数量8360件,中国4906件,欧洲仅557件。从专利申请趋势来看,美专局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2006—2012年持续大量申请,2013年申请速度放缓,2012年后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申请量快速上升;主要申请人以国际大型IT企业为主,IBM、微软在专利数量上已形成绝对优势,尤其在服务器虚拟化领域布局较深。欧专局虚拟化技术专利申请较少,申请量较为平稳,2009年之后主要申请人由欧美企业转变为中日企业,总体上各申请人专利持有量比较均衡。中国专利申请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三个方向上比较同步,2011年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企业华为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IBM、微软,与美专局不同的是,除了老牌IT企业,中国系统设备商和两家高校/科研院所也跻身专利申请人TOP10。

⑤物理设施故障和系统安全漏洞成为云安全的最主要威胁。

由于云服务商数据中心资源的规模化和集中化,数据中心、网络链路等物理设施的人为破坏和故障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对服务商的运维水平提出巨大考验。2014年6月23日,由于“外部网络故障”,微软在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office365企业电子邮件中断,部分用户受影响长达8个小时;2015年8月20日,谷歌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数据中心遭雷击,造成电力系统的供电中断,导致数据中心磁盘受损和云存储系统断线,部分数据永久丢失。面对数据中心承载的庞大业务规模,云服务商需要进一步提升运维能力与资源冗余水平。

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大量一致化的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资源,这些基础软件的漏洞将造成大范围的安全问题与服务隐患。2015年爆出的KVM/XEN虚拟机的“毒液”(VENOM)漏洞,可导致攻击者越过虚拟化技术的限制,实现虚拟机逃逸、侵入甚至控制其他用户的虚拟机,给IaaS服务商的虚拟主机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平台主机。同时,云服务商对系统漏洞进行修补往往需要进行服务器重启,又对服务的可用性和用户业务造成极大的影响,2015年3月,对XEN的漏洞进行修补,就造成了亚马逊AWS、IBMSoftLayer、Linode及Rackspace多家云服务商的大面积主机重启,仅亚马逊AWS就造成了其将近10%的云主机用户业务暂停。

总之,面对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各大PC厂商将在未来对云计算领域加大投入。云计算的发展势必成为PC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3.新趋势三:大力发展游戏本市场

PC市场发展疲软,微软和英特尔都在极力推广二合一变形本,但是市场反应似乎并不是非常乐观,微软为了推广surface平板电脑花费了大量资金,销量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不过几乎放养的游戏本领域发展势头却很迅猛,数据显示,游戏本的销量在近几年实现了稳步增长。根据现有的数据,游戏本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正在向着轻薄化和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包括惠普、联想、戴尔在内的各家PC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游戏本产品系列,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下去(见图14)。

以下是我们根据现有数据,对游戏本的发展做的分析:

(1)游戏本一词与上网本一样,仅是为了细分市场而推出的产品名称,所谓游戏本,即是主打游戏性能的笔记本。与超级本不同的是,游戏本并没有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联盟机构推出一套标准,所以各厂家可以随意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游戏本。但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硬件配置能够达到一定的游戏性能的笔记本才能算是游戏本。

(2)目前大力开发游戏本的厂商除了传统的高性能游戏本厂商外星人之外,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发力游戏本市场,比如曾经主打商务的惠普(代表产品ENVY14),以家用机和商用机为主打产品的戴尔(戴尔游匣系列),联想将耕耘了几代的小Y系列打造成了全新的游戏本产品(Y50\Y40)。

图14 PC游戏本市场预测[7]

华硕在游戏本市场的重心放置于旗下高端游戏硬件品牌ROG,另外一家中国台湾地区厂商Acer也推出了主打轻薄的游戏本Aspire V Nitro。做板卡起家的微星在笔记本领域已经全线瞄准游戏本市场。著名灯厂雷蛇在涉足笔记本市场后即瞄准了游戏本市场并为游戏本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除了以上几款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外,传统的国产品牌如神舟、同方和海尔也相继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甚至全新的品牌来迎合消费者。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PC厂商已经将游戏本作为旗下的重要产品来进行推广宣传。

(3)游戏本的发展趋势。

①轻薄化,用更轻薄的机身吸引高端玩家。

在早些年,因为处理器、显卡等元器件的工艺和架构限制,高性能笔记本在发热控制方面不够突出,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产品都摆脱不了厚重的外形,以外星人为主导的游戏本厂商在外观设计上都选择了粗犷、霸气的外形设计。

随着芯片工艺进步,发热量下降,笔记本轻薄化的大趋势也蔓延到了游戏本产品中,雷蛇带着它的轻薄游戏本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惊艳了所有人的眼球,轻薄、高性能的雷蛇灵刃开启了游戏本轻薄化的大门,越来越多的轻薄型游戏本就此出现。

②高性价比,用低利润迅速占领市场。

虽然相比从前,芯片的发热量有大幅度下降,但是当高性能的芯片全都集成到小小的机身中时,散热系统依然不能给整机一个凉爽的温度,而且轻薄游戏本高昂的售价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在这一大背景下,国产厂商使用现成的模具,通过简单的外观定制开始大批量出货主打高性价比的游戏本产品,某些厂商为了不给消费者“国产厂商做笔记本不好”、“做白色家电的厂商不会做笔记本”等先入为主的想法,从头打造出全新的笔记本品牌。一是为淡化原有品牌的坏印象,二是用更酷炫的名字吸引消费者。总的来说,它们的做工和设计都处于非常初级的水准,但是几乎达到极限的配置和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非常划算。

总之,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在未来,一台游戏本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应用需求,以前也许会因为游戏本的体积过大、散热太糟糕等原因而选择其他产品,但在未来,游戏本在这些方面与普通笔记本甚至超级本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所有有意向购买笔记本的消费者都将是游戏本的潜在购买者,游戏本未来的发展之路非常光明。PC公司也将会把精力从传统的商务本更多地转到游戏本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