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涞水县双带四模式:乡村旅游+产业扶贫

涞水县双带四模式:乡村旅游+产业扶贫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摸底筛查,实现精准识别“全覆盖”结合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对乡村旅游扶贫村基本情况和贫困人口构成进行了精准摸底调查,将野三坡景区内33个贫困村确定为旅游扶贫试点村,并按照区位和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具体帮扶措施。将33个村旅游扶贫规划纳入野三坡景区总体规划中。目前野三坡景区带动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群众享受的分红收益,景区内美丽乡村覆盖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涞水县双带四模式:乡村旅游+产业扶贫

涞水紧邻北京,是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涞水县委、县政府立足良好生态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带动脱贫的有效途径,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探索形成了“双带四起来”旅游扶贫新模式,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

摸底筛查,实现精准识别“全覆盖”

结合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对乡村旅游扶贫村基本情况和贫困人口构成进行了精准摸底调查,将野三坡景区内33个贫困村确定为旅游扶贫试点村,并按照区位和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具体帮扶措施。在景区核心村,实施景村共建、整体提升,重点发展观光游、体验游;在景区周边村,重点发展农业观光、采摘、民宿等旅游项目,打造“太行部落”乡村游;在景区辐射村,重点发展手工农家院和特色种养殖产业园。

精准施策,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

景区带村实施“七带”举措:一是以旅游规划带村。将33个村旅游扶贫规划纳入野三坡景区总体规划中。二是以旅游业态带村。围绕融入休闲度假大景区,因村制宜,一村一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带动增收脱贫。三是以基础设施带村。按照国家5A级旅游区标准,加快构建旅游扶贫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四是以旅游环境带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筹,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环境。五是以旅游培训带村。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工作思路,针对贫困群体开展技能培训,带动贫困群众融入新业态。六是以旅游营销带村。把旅游扶贫村全部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布局,统一管理、统一推介、统一营销。七是以资产平台带村。立足旅游资源与生态资源共享,政府投入100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入股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为山区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www.daowen.com)

能人带户实施“四带”举措:一是法人带。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和旅游管理公司、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发展农家乐,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吸纳贫困群众就业。二是回乡创业带。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吸引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农家游产业,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三是先富群体带。先富裕起来的农户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手把手培训旅游技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四是党员带。鼓励引导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实施“点对点”帮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全面有效拉动,实现稳定脱贫

把产业培育起来,提升了带动能力。打造了一批旅游新业态,新建或改建了 800家旅游农家院,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围绕旅游新业态,新建、改造旅游路,铺设、改造输水管网,改造电网,野三坡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片区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目前野三坡景区由原来的520平方千米拓展到700平方千米,辐射带动的贫困村由33个增加到71个。把群众组织起来,探索了新型模式。强化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服务群众职能,发挥新经济组织带动作用,提高群众组织化水平。经过多年探索,形成民宿旅游带动、工商资本带动、旅游合作社带动、自然资源带动、驻村帮扶带动、龙头企业带动6种模式。目前野三坡景区带动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群众享受的分红收益,景区内美丽乡村覆盖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把利益联结起来,强化了精准带动。搭建了县级旅游资产收益扶持平台,带动山区贫困群众增收;成立了一批股份制旅游扶贫合作社,把贫困群众纳入其中,实现新业态带动。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激发了群众活力。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手抓,尊重乡村文化,注重历史传承,着力培育新时期乡风民风,激发想脱贫、议扶贫、干开发的热情。在百里峡艺术小镇建立了3个培训基地,已培训20期2000人次;在四季童话小镇设置特殊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把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配置在产业链的适宜环节,让他们实现有尊严的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