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商业策划的优化方案

政府商业策划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政府的有关机构或部门往往借助社会商业机构等“外脑”对某些项目进行包装与策划,打入市场,以期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策划方案就是借助商业机构等“外脑”对某些项目的包装与策划。政府商业策划方案应包括开发背景、规划年限和发展总目标、营销策划与规划实施等。

政府商业策划的优化方案

(一)概念

政府的职能之一是管理和发展经济。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政府的有关机构或部门往往借助社会商业机构等“外脑”对某些项目进行包装与策划,打入市场,以期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策划方案就是借助商业机构等“外脑”对某些项目的包装与策划。

(二)主要内容

政府商业策划方案与一般企业的商业策划方案不同,应考虑更多的整体利益,应让社会效益、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不宜纯粹追求经济利益,否则,策划方案难以顺利通过。其次策划应与规划相连接,因为规划是一种长远的安排,而策划往往是一种短期的创意计划,政府必须考虑长远的利益。

政府商业策划方案应包括开发背景、规划年限和发展总目标、营销策划与规划实施等。

(三)范文

广州沿江地区商贸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与策划方案

一、开发背景综述

(一)历史背景(略)。

(二)商贸旅游基础(略)。

(三)经济点布局现状(略)。

(四)名城保护、旧城改造、×江整治的背景(略)。

1.名城保护、旧城改造组规划区的营销。

2.×江整治为规划区营造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

二、衰退原因与再发展潜力分析

(一)地区衰退原因分析(略)。

(二)再发展潜力分析。

1.保存有大量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地段。

2.集中了许多名店老店。

3.拥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4.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三、规划年限和发展总目标

(一)规划依据(略)。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

1.规划范围。

规划区地处××区南部,东至文德南路,与××区相邻,西至人民路与××区相接,北以××路为界,南临×江水域。主要包括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二马路等;西起人民南路,东经××广场、××码头至××南路;规划区总面积约为两平方公里。其中,××广场以东江边为码头区,沿江路主要为银行和酒吧、餐饮店,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促进发展;××广场及其周边是××市城市规划的重点控制地带,市里已有专门规划;本规划的重点是××广场以西,以××路、××大马路、××路为主的区域。

2.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2002~2010年;

规划近期:2002~2005年;

规划远期:2005~2010年。

(三)发展总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通过商旅互动的发展思路,体现以旅促商的规划理念,从挖掘、展示××老风情入手,着力构筑商业、旅游、文化、市政一体化发展的环境,突现四个观光休闲亮点,重构五大商群,强化两大批发经营特色,从而形成以××、××、××三条路整体发展、互动、互促、繁荣兴盛的商旅长廊。

总体发展目标:力争在规划期内,将本区建成××沿线上最美观,最具××老风情特色,富有××文化内涵,集聚人气,适宜营商、观光、休闲、购物、娱乐、饮食的商旅长廊,形成××人怀旧、体验老风情和外地游客非去不可的商旅休闲街区。

在总体发展目标之下,本规划立足于再现和强化该区的历史风貌,通过调整功能结构,重构合理商群;引入新经济体制,实现经营模式的提升和增强文化内涵、表现旅游创意,提高街区环境品位、构筑购物特色和塑造商旅精品形象,重振老字号雄风,重聚鼎盛人气,重现繁荣胜景。

(四)总体定位

依据本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及优势,并考虑与××区总体形象的协调,本街区总体定位为:“××风情街区”。

定位依据:(略)。

四、空间布局和改造方案

(一)规划原则。

本区域空间布局和改造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特色性原则。

3.文化性原则。

4.“修旧如旧”,保持风格的原则。

(二)总体构想。

总体构想是“突现一个鲜明形象、利用两个最佳条件,主要整治三条街,构建五种商旅功能”。

1.规划“百载商埠老风情”精彩靓丽的商旅长廊,将××西路、××马路、××路、××二马路一带改造和增设一批与开发主题相一致的休闲、娱乐、购物项目,成为一个集休闲、游览、购物于一体的××风情休闲商旅区。

2.利用两个最佳有利条件:××人文风情、×江自然风光。

3.主要整治三条街道:以长堤为重点,以××路和××做配套,附带改造附近相关街道。

4.突出五种功能:休闲、饮食、购物、游览、观光。

(三)功能定位及布局。

功能定位:(略)。

总体空间布局:(略)。

(四)××路规划。

1.总体设想。

2.建设××广场。

3.建设酒吧一条街。

4.建设两个入口,强化景观效果。

5.整饰建筑立面。

6.美化××桥和××大桥景观(两种方案)。

7.改造码头、建设观景台。

8.道路景观建设。

9.改善交通环境。

(五)××大马路规划。

××大马路在1932年以前是×江沿江街道,1932年填塞××大马路前的江滩形成××大厦至总工会的××西路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街道南北两侧在建筑风格、经营业态和繁荣程度上的显著差别。从20世纪30~40年代一直到80年代,这里是××最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是昔日××十里洋场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因此,××大马路的规划要突现历史文化和××风情。其建设要从保护传统建筑风格、恢复和强化传统商业特色、宣传传统文化等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这里是规划区重点规划地段。

1.总体思路。

××大马路以“四重四新”为规划思路。

2.建筑风格的保护和立面整饰。

3.“老字号”一条街的改造规划。(www.daowen.com)

4.旅游剧院与文化娱乐场所建设。

(1)整饰××大戏院,建设旅游剧场

(2)××大戏院周边配套建设和改造;

(3)整饰××电影院

5.××商业结构调整规划。

(1)××老字号商群:

(2)旅游购物商群;

(3)休闲娱乐商群。

(六)××路规划。

××路在清代早期是××的江岸,此后×江向南移动,××路成为内街。这里靠近××传统的码头,历来商业发展较好。现在××路是全国最大的干果海味和玩具礼品专业街,在国内及东南亚都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也是骑楼登陆××较早的地区和保存良好的骑楼式商业街。因此,根据××路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配合沿江地区的开发,××路的规划应侧重于强化商业功能、调整商业布局,保护建筑风格、发挥旅游功能。

1.总体构想。

总体思路是“一街二特色三思路”,即:

(1)发展商业购物一条街,汇聚人流,凝聚人气:

(2)保持和强化传统干果海味食品专业街、文具玩具精品街两大购物特色;

(3)以四条发展思路重构批发一条街。

2.建筑整饰和风格保护。

(1)保护和整理××路商业街这条××市最早、最气派、保存最完好的骑楼建筑;

(2)保护和整饰××大教堂(国家级文物古迹)及周边建筑:

(3)修整路面,特别是骑楼下面的人行道;配合城市管理,治理商业经营和道路交通环境。

3.商业功能的强化和业态调整。

(1)强化两大批发商群;

(2)发展青少年消费商群。

4.旅游功能的配套和引导。

五、文化及地方特色保护与开发规划××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名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而××又以××区历史文化最悠久,××市历代城址的变迁都是以××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客观存在于社会精神中的反映,它具有不可触摸性。但它往往凝聚在一定的载体中,人们可以在园地功能环境中感受和体验,规划区的历史变迁、街区形态、建筑风格以及人们进行商业经营、对外交流等方面呈现的文化总体折射出了这一街区的地方特色。通过调查分析文化价值和资源特点,确实保护范围和内容(主要是文化载体的保护),以一定形式展示文化内涵,对规划区的发展十分有意义。在整个×江沿线上,本规划区是文化特色最鲜明和最有内涵的一段。

(一)文化特色。

规划区的文化特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历史的悠久性。

2.文化的综合性。

3.内涵的丰富性。

(二)保护点及范围的确定。

1.建筑的保护。

2.“老字号”的保护。

3.××书院和××会馆的保护。

4.××石遗迹(址)的保护。

(三)文化内涵的挖掘及表现手法。

规划区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要通过一定实物、环境或宣传来展示,即通过“虚”(以故事、传说的讲述和宣传来表现)、“实”(通过建筑、遗址、遗迹等来展现)以及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将无形的文化结合有形的载体进行有形展示。

1.历史文化。

规划区历史悠久,名人及故事众多,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建筑都可能包含着一段历史,体现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里仅阐述几个方面:

(1)××传说文化;

(2)×江岸线变化的历史。

2.商业文化。

(1)在“老字号”店铺前刻碑文或挂牌匾加以说明;

(2)引进“老字号”。引进因城市改造等原因而失去依托的“老字号”,或与经营较好的老字号合作进行连锁经营。

3.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最直观。这里的建筑,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以保护文化的形式进行展示。

(1)骑楼文化;

(2)哥特式建筑文化;

(3)××大厦的建筑文化。

4.饮食文化

5.影剧院文化。

6.宗教文化。

7.会馆和书院文化。

六、交通调整及交通环境建设

商业的发展和旅游的兴旺有赖于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的改善将大大强化区位优势。目前,规划区交通管理措施需要加强,交通状况显得比较混乱,道路呈现拥挤状态。要有效实施以上规划方案,需要公安、交通部门的支持,同时进行线路调整,缓解目前交通压力

(一)调整车行交通。

(二)整治人行环境。

(三)停车场(静态交通建设)。

(四)公共交通衔接与调整。

七、营销策划与规划实施

(一)形象品牌策划。

1.形象宣传口号:

“古都风情街区”、“××风情街区”。

2.形象宣传措施。

(二)招商引资策略。

(三)社区参与措施。

(四)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支持。

(五)规划区的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