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读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解读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不是说我们做乡村就与城市化无关,相反,乡村振兴会加剧产生细化分工。做好乡村振兴,一定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从宏观经济来说,乡村振兴是拉动内需的最好方法,而且解决了粮食安全、产业提升、城乡融合的问题。城乡融合不是指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建设乡村,而是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抓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真正目的:第一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的新型城镇化,表现方式是在地城镇化。

解读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首先,要清醒面对一个现实,城市化进程不会停止,乡村的大量消亡不可逆转。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乡村都需要振兴!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应对长期城乡二元发展的深层结构调整,是阶段性“逆城市化”的、对乡村的——“救赎”!

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存在着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所有新型城镇化政策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源于巨大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矛盾激化。虽然我们的城镇化率增速要比发达国家快了一倍多,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8日发布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甚至75%,而现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超过90%。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为何“乡村振兴”却成为时代的宠儿?城乡发展失衡是问题的关键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缓解中国长期“城乡二元”发展的历史原因所带来的城乡矛盾的激化。城市方面,北京、上海的人口疏解、日趋严重的“堵城”现象、核心城市日趋严重的各类问题,貌似让大城市均已不堪重负。那么乡村呢?土地荒芜、人口流失、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土壤恶化……双向都存在问题,而乡村是根!是土壤!城市疯狂生长,贪婪地吸纳了乡村几十年的营养,面对日益贫瘠的土壤,板结到无法呼吸的根茎,这时候已经远远不只是关注乡村、反哺乡村了,而是到了不得不救赎的阶段。

中国有一个巨大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储蓄池就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压舱石,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是解决社会结构性的矛盾和城乡要素之间是否能够双向流动问题的关键。乡村振兴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整体发展,能够带动人才下乡、返乡,能够激活一块巨大的经济发展土壤。(www.daowen.com)

乡村振兴会“加速乡村的消亡”,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我们做乡村就与城市化无关,相反,乡村振兴会加剧产生细化分工。只有在进行选择后的乡村做乡愁,集聚文旅资源和其他产业,才能产生我们想要的良好结果。做好乡村振兴,一定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解决乡村振兴,一定要从城市出发,而不能完全拘泥于乡村,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为什么会出现?从宏观经济来说,乡村振兴是拉动内需的最好方法,而且解决了粮食安全、产业提升、城乡融合的问题。城乡融合不是指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建设乡村,而是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抓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不是目的,是抓手。乡村振兴的真正目的:第一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的新型城镇化,表现方式是在地城镇化。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地城镇化才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是通过区域整并、集聚产业;第三是乡村振兴可以解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第四是粮食安全,只有通过乡村振兴解决区域村庄发展与整并以后,腾挪出更多耕地进行现代化农业,才能真正解决多年以来包产到户对农业发展的局限,更是对粮食安全的一个基础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