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工业基地再造:产业发展分析

老工业基地再造:产业发展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老工业基地产业综合竞争力。跟踪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结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现实需要,鼓励发展服务新业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向老工业基地转移生产能力,引领配套协作业同步转移。

老工业基地再造:产业发展分析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老工业基地产业综合竞争力。

1.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大调整改造力度,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1)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增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提高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研制应用水平,提高工业增加值率。(2)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瞄准城乡和国内外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研发能力,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3)以钢铁、有色、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推广应用高效、低消耗、低排放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各类精深加工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4)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合理控制资源开采规模和强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深化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其中,以煤炭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安全生产,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企业、科研机构和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要面向我国重大工程迫切需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设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性能加工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新材料产业要紧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重点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节能环保产业要以各类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和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产业要结合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装备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生物产业要面向健康农业和资源环境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汽车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积极研究开发高能效、低排放燃油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把握市场需求新趋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部件、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www.daowen.com)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重要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加快煤炭、钢铁、化工、农产品等产业物流发展,鼓励生产企业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推进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信用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专业服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发展节能服务业,引导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和品牌建设,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培育发展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产业。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业模式创新试点,开展综合环境服务。跟踪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结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现实需要,鼓励发展服务新业态。

4.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抓住现阶段国内外产业格局深刻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有利条件,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承接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吸纳就业的产业,严格产业准入,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向老工业基地转移生产能力,引领配套协作业同步转移。加强对各类开发区发展的规划指导,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促进产业在转移中集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