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情背景下的休耕补助政策

国情背景下的休耕补助政策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耕地质量退化、产能不足。同时,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粮食市场,粮食供应充足,为实施休耕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已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2015年粮食总产量已达6.215×104吨。中国利用目前整体粮食供应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试点地区推行耕地休耕政策,既有利于恢复耕地产能,提高耕地质量,也有助于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农民收入。

国情背景下的休耕补助政策

中国耕地质量退化、产能不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耕地面积为20.31亿亩,较以往多出约2亿亩(谭永忠等,2017),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却有所下降(周健,2014),反而凸显出耕地质量下降、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耕地调查显示优等耕地仅占2.7%,而67.4%为中等耕地和低等耕地。同时,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地利用过程中,高强度、掠夺式农业经营方式造成了地力透支、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生产能力,制约了中国耕地的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吴次芳等,2011)。耕地质量的变化严重威胁了未来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罗明等,2002;沈仁芳等,2012)。

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粮食市场,粮食供应充足,为实施休耕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已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2015年粮食总产量已达6.215×104吨。再者,国际粮食市场上库存充盈,粮食市场供需关系宽松,出口国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粮食价格出现倒挂现象,为进口粮食补给国内市场提供了机会(李凡凡、刘友兆,2014)。中国利用目前整体粮食供应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试点地区推行耕地休耕政策,既有利于恢复耕地产能,提高耕地质量,也有助于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农民收入(张慧芳,2013)。(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