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决定市场,品牌占据心智份额的大小决定品牌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并不意味进入心智,所谓知名度是当消费者有需求时,是否用你来表达需求,有多少人用你的品牌表达需求呢?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企业自己想想。
来瓶红牛、叫个滴滴、加个微信。换句话说,品牌的价值不是由企业说的,而是由顾客“说”出的。有多少消费者用你的品牌表达需求,你就有多少品牌价值。否则你只是个注册商标,商标是受法律保护的,品牌是消费者加持的。
一个品牌的力量就在顾客口语化的表达中。品牌是认知的入口,也是企业占领顾客心智的工具。提起凉茶就想到了王老吉,说起去屑就想到了海飞丝,一个品牌如果不在认知上建立强势,就无法在心智里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市场之大,你的品牌却无立锥之地,就是因为你忽略了品牌在哪里发生作用力。
从产品到渠道、从货架到价格,这些都不能帮助你建立生意的护城河。往下打,我们很在行,往上打(创建认知优势),我们很忽视。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把产品、渠道、货架的优势转化为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优势,迟早有一天你会掉到价格战的零和博弈之中,甚至是进入一个劣币逐良币的市场。(https://www.daowen.com)
在同一个品类市场中,能够出来的品牌只有2-5家,甚至是数一数二法则。可乐无非是可口、百事,凉茶只有王老吉、加多宝,功能饮料是红牛、脉动,洗发水是海飞丝、飘柔,牛奶是蒙牛、伊利,而这些品牌之所以可以杀出重围是因为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在规模、利润、短期、长期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面对短期得失与长期利益,考验的是人性的贪婪与判断,很多时候不是生意做不大,而是人做小了。急于去享受成功的,最后都修不成正果。
另外,当一个品牌占据了某个品类大部分市场份额之后,企业要主动推出第二品牌主导新的机会或者提前预防竞争,要分清品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例如,“波司登”在建立起自己牢固的领导地位以后,推出了更年轻、更时尚的第二品牌“雪中飞”运动羽绒服,“雪中飞”最顶峰的时期,也成为了中国羽绒服市场的第二品牌。此外,“波司登”还推出了针对情侣的“冰洁”“冰飞”品牌,用多品牌的方式有效地防御了竞争对手的进攻。需要提醒的是,多品牌的前提是差异化,而不是多商标。
商业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只有掌握了普遍规律,才能看到具体特殊;只有沉淀了不变,才能感受细微末节的变化——百战归来,再读书;百战归来、多读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