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快消费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议与措施

加快消费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议与措施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消费品重点行业、产业集聚地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剥离设计机构,面向市场承接设计外包服务。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双创”,利用“微创新”“小发明”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便利性,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品牌宣传推广,实施国产消费品精品工程。缩短仿制药、化妆品新原料等审批周期,对食品添加剂等实行更加科学务实的管理,积极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动能。

加快消费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议与措施

解决上述矛盾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多方发力,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提质增效内生动力,开发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产品和服务,更好保障基本消费、增加优质消费、抓住高端消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第一,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适度降低消费品工业增值税、所得税税率,扩大增值税可抵扣范围和比重,适度提高设计、营销、融资费用抵扣幅度,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使企业有能力、有意愿增加创新投入。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国家科技计划、产业投资基金等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企业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升级改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行业技术整合型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行业协同创新。

第二,依靠创意设计丰富品种开发。制定系统性政策措施,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在消费品重点行业、产业集聚地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剥离设计机构,面向市场承接设计外包服务。培育一批网络化创新设计平台,推广应用“众包”等新型创意设计组织方式,提升设计专业化程度。引导企业顺应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消费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双创”,利用“微创新”“小发明”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便利性,增加产品附加值

第三,提高标准水平倒逼品质提升。深入实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在全行业开展国际标准对标,加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标准差距。鼓励企业制定更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实行标准自我声明,严格依照标准生产,实现内外销消费品“同线同标同质”。提高消费品安全强制性标准底线,尤其是对食品药品等直接涉及生命健康的消费品,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把质量安全关,增强市场消费信心。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水平。(www.daowen.com)

第四,优化自主品牌发展环境。强化竞争执法,坚决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通过优胜劣汰促进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违法成本过低,是质量安全和侵权问题频发的重要根源。要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落实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大幅提高市场违法成本。以网络市场、农村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傍名牌等行为,加大对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等保护力度。加强自主品牌宣传推广,实施国产消费品精品工程。支持地方和行业协会办好博览会、时装周、设计大赛等重大品牌活动,培育一批国际化的品牌展览展示机构,提高民族品牌市场认知度。

第五,完善审批认证等管理制度。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目录和不合理收费,除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取消消费品生产经营其他市场准入限制。对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在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前,可先由行业组织或骨干企业出台团体标准,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创新型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统一生产工艺相近产品的许可认证制度,推广“一企一证”许可管理模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缩短仿制药、化妆品新原料等审批周期,对食品添加剂等实行更加科学务实的管理,积极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动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