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扩散的过程及规律分析

知识扩散的过程及规律分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6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对于CPIKN引入的特定知识,在其扩散初期,协同成员为完成产品创新工作处于对该种知识的贫乏与需求状态。而进入知识扩散后期,CPIKN的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伴随着协同产品创新工作的逐步完成,成员对于知识的需求逐渐降低,所发生的知识扩散及其带来的知识增长越来越少,最终导致知识水平增长停滞。

知识扩散的过程及规律分析

设初始知识传播者比例为:5%、10%、15%、20%,即CPIKN的初始引入知识传播者数量分别为:20、40、60、80,知识传播者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网络拓扑结构为BA网络,知识交流策略为融合策略。得到的知识扩散仿真结果如图6.6所示。

图6.6 CPIKN的知识扩散过程(www.daowen.com)

纵观整个知识扩散过程,CPIKN中的知识扩散绩效随时间推移呈现递增趋势,进入知识扩散的后期,知识扩散速度逐渐趋于停滞,知识传播者比例逐渐呈现一种均衡状态,而且从宏观上看,这种均衡状态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保持下去。这与文献[41,169,323]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同时也印证了知识量增值理论[324,325],即知识扩散与共享会使组织拥有的知识总量增加。知识扩散速度经历了一个由高向低的转变,该转折点出现在知识遍历整个元胞空间(即整个CPIKN)之后的若干时间中,此时已有最大数量的非知识传播者接触知识,其后随着这些网络成员的状态发生改变而逐渐数量降低,从而造成了知识扩散速度的降低。图6.6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对于CPIKN引入的特定知识,在其扩散初期,协同成员为完成产品创新工作处于对该种知识的贫乏与需求状态。随着协同产品创新工作的推进,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转移活动频繁发生,组织的知识水平迅速增长。而进入知识扩散后期,CPIKN的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伴随着协同产品创新工作的逐步完成,成员对于知识的需求逐渐降低,所发生的知识扩散及其带来的知识增长越来越少,最终导致知识水平增长停滞。

同时由图6.6可知,初始知识传播者比例越高,CPIKN最终的知识传播者比例越高,其知识扩散速度也越快,并且其达到知识扩散均衡状态的时间也越早。这是因为随着初始知识传播者比例的增加,其他成员与知识传播者的接触概率随之增加,从而使得他们获取、吸收知识并转变成为知识传播者的机会增加。同时,由于初始知识传播者在网络中呈随机分布,初始传播者比例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其在网络中更加广泛的分布,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大范围的进行知识传播,更快的遍历整个CPIKN,最终更快地达到知识扩散均衡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