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快实现多元化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实现多元化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农民意愿,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保障。因此,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亟须解决上述三大难题。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做到多元化,即全方面地根据村庄特征制定符合村庄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不应该仅仅是政府,而应该是多主体。

加快实现多元化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表现形式。乡村是中国的根,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根。美丽乡村的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能让广大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与美丽乡村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特征,美丽乡村是生态宜居的现实写照。因此,亟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久久为功,因地制宜,以达到全面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做到久久为功。“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这八个字。农村环境的改善,一直以来得到广泛重视,但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仍较为恶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之前的农村环境整治多是流于形式,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没有深刻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思路,即笃定久久为功。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需要做到“四个明确”,以实现久久为功。

第一,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由“短期”向“长远”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次性战役,而应该是拉锯战,换句话说,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不是“短期”,而应该是向“长远”发展。由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本身需要时间,因此生态宜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笃定久久为功。

第二,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由“外延式”向“内源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不能一味采用“输血”的方式,而应该以“造血”的方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客观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认清农村地域广阔、村情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况,通过分类指导、分别规划,因地制宜的方式,明确各个区域的客观条件,做到对症下药,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第四,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农民意愿,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保障。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尊重农民的意愿,树立农民群众对乡村生态宜居的高度负责态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优势,让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农民,做到“农民参与、农民受益”,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www.daowen.com)

当前,美丽乡村的建设面临着三大难题:

一是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当前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低,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因素,如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是农民主观因素,如部分农民的个人素质较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粗放式经营农业,造成空气、水、农田等自然资源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作为农村公共物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掣肘美丽乡村的建设。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修建。具体来说,首先是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道路的修建,而当前乡村道路建设质量较为薄弱。由于道路养护不及时、安全设施不到位、管理制度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许多乡村难以与外界形成紧密联系。其次是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而当前农村电力设备普遍较为陈旧,变压器陈旧、电压偏低,电网性能有待提高。农村供水设施仍需要改进,亟须加大集中式供水设施的修建力度,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再次是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设施的建设。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村互联网正悄然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互联网+”形式已成为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当前许多地区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部分地区与互联网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加大力度予以扶持。

三是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农村“空心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因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变迁而衍生出的乡村聚落“空心化”和住宅“空心化”等一系列现象的统称。[8]从乡村人口总量变化来看,近些年农村人口外流的数量非常庞大。农村人口数与自然村的个数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6年农村人口数为58973万人,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数峰值85947万人,减少了26974万人。截至2016年末,中国共有261.7万个自然村,较2010年的273.0万个自然村减少了11.3万个村庄,平均每年减少近2万个。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数、农村村庄个数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可以肯定的是“农村空心化”现象将会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丽乡村的建设。

因此,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亟须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为此,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坚持:首先是坚持多元化建设的思路。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做到多元化,即全方面地根据村庄特征制定符合村庄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其次是坚持多主体建设的思路。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不应该仅仅是政府,而应该是多主体。需要激发农村居民的热情,调动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保障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此外,美丽乡村建设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投入,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协作,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档升级。再次是坚持多渠道宣传的思路。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需要得到广泛宣传,通过新闻报纸、专家学者、互联网等方式将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宣传出去,既能够增强乡村的知名度,又能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