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环境政策福利分析

农业环境政策福利分析

更新时间:2025-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τ=dG/dz=Gzτ代表农业环境政策,可以理解为每单位污染排放量的价格,也可理解为排污权价格。因此,在采取较为宽松的固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下,贸易开放会增加污染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国的社会福利。弹性环境政策的实施会使实施国达到最优的污染排放量,即τ=MD。此时,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福利变化为零,社会整体福利变化只受贸易利得的影响,一定为正。

贸易开放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贸易利得和贸易导致环境变化的福利影响。借助本章第一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甲国和乙国的福利变化进行分析:假设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G由资源禀赋K和L,市场价格p以及污染量水平z决定,则该国国民收入方程可以表示为G(K,L,p,z)。为简化分析,假设该国人口为N,所有消费者偏好完全一致,则该国一个典型消费者的效用方程表示为:

V(p,I,z)=ν[(I/η(p)]-γ(z) (3.42)

I为人均收入水平,I=G/N,η为价格指数。

τ=dG/dz=Gz (3.43)

τ代表农业环境政策,可以理解为每单位污染排放量的价格,也可理解为排污权价格。τ的均衡价格等于增加一单位污染所获得国民收入的变化。

政府根据生产可能性和私人部门行为,选择使每一个典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污染量,表示为(3.44)式:

Maxz{V([I/β(p),z]s.t.I=G(K,L,p,z)/N} (3.44)

因为假设该国为小国经济,价格不变,所以dp/dz=0。使效应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变为:

VIGz/N+Vz=0 (3.45)

τ=Gz=N(-Vz/VI)=NMD(p,I/β(p),Z) (3.46)(https://www.daowen.com)

MD表示一个典型消费者由环境造成的边际损失,也就是污染和收入的边际替代率。由(3.46)式可以看出,τ的值是国内所有消费者边际损失的总和。通过这个均衡方程可以计算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损失时的污染排放量,即为最优的污染量z0

①本部分公式分析参考Copeland和Taylor(2004)的环境政策分析部分。

简化农产品贸易成本为冰山成本,pd表示包含冰山成本的国内价格,用pd代替p,将(3.42)式微分后可得:表示消除收入对福利影响后福利的变化M表示农产品进口量,MD表示农业污染带来的消费者边际损失。使用pd代替p是为了强调农产品贸易冰山成本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3.47)式可以表示贸易开放后,一个典型消费者福利的变化受国内产品价格变化和污染变化的双重影响,-Mdpd表示贸易利得,(τ-MD)dz表示污染导致的福利变化。其中,贸易利得-Mdpd总为正[6],社会福利由污染导致的福利变化(τ-MD)dz决定。

首先,分析采用刚性农业环境政策时社会福利的变化。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后,如果甲国采用较为宽松的固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即τ<MD,又因为甲国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dz<0,所以(τ-MD)dz>0。对于甲国来说,贸易利得和环境变化带来的福利影响都为正。因此,在采取较为宽松的固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下,贸易开放会增加污染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国的社会福利。如果乙国同样采取较为宽松的固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即τ<MD,但是乙国为X产品出口国,所以dz>0,(τ-MD)dz<0。因此,对于乙国来说,在采取较为宽松的固定农业环境质量标准时,贸易开放会造成农业污染排放量增加,如果农业污染造成的损失超过农产品贸易利得带来的福利,贸易开放可能使该国面临福利损失。

在固定排污权或者固定污染配额的政策下,农业污染排放量不会因为贸易开放而发生变化,所以(τ-MD)dz=0,此时社会福利只受贸易利得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固定农业排污权或固定污染配额政策,农产品贸易开放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最后,分析采用弹性农业环境政策时的社会福利变化。弹性环境政策的实施会使实施国达到最优的污染排放量,即τ=MD。此时,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福利变化为零,社会整体福利变化只受贸易利得的影响,一定为正。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实施能使农业环境污染外部性完全内部化的最优政策,贸易开放虽然可能导致对污染密集型农产品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污染加重,但是会同时提高其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表3-1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农业环境政策分析

注:甲国为污染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国,乙国为污染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国。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得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